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183771

后赵民族政策研究

潘云勇
西北师范大学
引用
本文对后赵民族政策进行了研究。魏晋时期,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匈奴、鲜卑、羯、氐、羌诸族与汉族杂居的状况。西晋的统治阶级腐朽衰落,各族人民受压迫与剥削极深,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羯人酋长石勒联合耕牧奴起义,通过南征北讨、招降纳叛,建立起以河北地区的襄国为中心,“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的后赵政权。后赵统治者根据胡汉民族的生产水平和生活习俗不同的状况,继承了匈奴汉政权的胡汉分治政策,并重用汉人士族,推行儒学教育,积极引进魏晋封建政权的典章制度,颁布户税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使后赵成为十六国时期最早统一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也为后世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后赵统治者出于民族自卑心理,片面提高羯人的社会地位,造成民族歧视与民族欺压,法制观念淡薄,致使石虎统治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最后发生了冉闵的民族杀戮,后赵政权亦随之灭亡。后赵的民族政策对政权的盛衰影响至深,也为后世政权处理民族关系与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鉴戒。  

中国古代史;后赵政权;民族政策;胡汉分治

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史

李宝通

2009

中文

K280.035

2012-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