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172579

高文秀研究

任明菊
新疆师范大学
引用
高文秀一生创作32部杂剧,是元代前期一位重要的杂剧作家。目前,高文秀研究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肯定了其杂剧的本色。但是,学术界多关注其个别剧目,没有对现存剧作及剧目作总体观照,尚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其杂剧的题材特点、思想意蕴、原因及其在元杂剧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高文秀一生,大致以至元二年(1265)左右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家乡东平府求学,并从事杂剧创作;后期入大都,仕途不顺,以编剧为生,轰动京都,“都下人号小汉卿”。东平府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造就了高文秀对杂剧的喜爱。其杂剧虽然绝大多数已佚,仅存五部,据考证,题材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多从史书中取材,借古喻今;二是多从民间传说中取材,特别是对黑旋风李逵题材情有独钟。   高文秀深受儒学的浸染,深切地体察到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困顿失意,藉杂剧创作表达自己的不满和理想,及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其杂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意蕴:一是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映人民的苦难;二是表达自己的民族情结,张扬儒家的仁义思想;三是表现自己的治平理想,抒发孤愤情怀。这是因为,元蒙统治者废除了科举制度,汉族士子人生失意,满腔愤慨。   高文秀属于本色派,注重杂剧的情节、语言和演出的喜剧效果,力求雅俗共赏,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关目精巧;二是人物性格鲜明;三是体制形式灵活多样;四是语言本色,力求肖似;五是浓厚的喜剧性。高文秀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能遵守常规而又有所创新。   高文秀颇能代表元代汉族士子的命运,无论在创作数量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元代前期的一位杂剧大家。

高文秀;生平;思想文化意蕴;本色;喜剧性

新疆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王星汉

2008

中文

I206.2

2012-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