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159744

民国时期甘南藏区改土归流研究

才让拉草
中南民族大学
引用
甘南藏区藏族部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唐蕃战争后,吐蕃占领了包括甘南地区在内的广泛区域,大量吐蕃部落由西向东迁移进入甘南境内。至吐蕃王朝衰落,分布广泛的吐蕃遗留部落成为甘南藏区藏族部落形成的基础。   元朝建立后,中央政权为有效管辖藏区,将众多部落首领分封为土司、土官。土司制度开始在甘南藏区内施行。但甘南藏区土司制度与西南地区土司实行直接管辖不同,仍是以部落制度为基础,将部落制度沿用在土司制度内,这两种制度结合形成了部落土司制。明清时期,中央政权仍是沿袭土司制度管辖藏区,在“因俗而治”原则下多封众建,在甘南地区封授大批土司和宗教头人管理地方,僧纲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部落制度糅杂在一起,成为甘南地区特有的管辖方式。卓尼世袭土司、侯家寺僧纲、卓洛僧纲及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度就是甘南藏区各种管辖制度的典型范例。   民国时期,土司制度仍在甘南藏区实行,因其与省县建制冲突,阻碍国家权力深入实施,国家开始在甘南藏区推行改土归流。但由于土司制度在甘南藏区相沿已久、根深蒂固,加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土司制度难以撼动,改土归流推行艰难。青马军阀进驻甘南藏区后,使得战争频发,原有秩序被打乱,社会极度动荡,此种局面下,改土归流无法实施,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综观民国时期改土归流在甘南启动、停滞及保甲制度重启等历史事件,政府虽然在地区内设立县治来管辖地方,但是因为改土归流并不彻底,土司制度实体权力并未废除,出现了各种管辖制度糅杂并存的局面。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考察了甘南藏区藏族部落的来源及分布,介绍民国时期甘南藏区区划及部落分布、管辖、归属情况。第二章考察民国改土归流前甘南藏区各种管辖制度,论述部落土司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僧纲制度在甘南藏区的形成及发展,对具有典型性的卓尼土司管辖情况、拉卜楞寺政教合一管辖情况进行阐述。第三章对民国时期甘南改土归流的原因和黑错会议召开及会议背景进行分析,对改土归流及保甲制度在甘南藏区的实施状况做了细致描述。第四章对改土归流在甘南藏区难以推行的原因进行探讨。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甘南藏区改土归流推行情况的研究,以期揭示民国时期藏区管辖情况及国家政权管辖边疆民族地区及边疆施政的历史原貌。

民国时期;甘南藏区;土司制度;政教合一制度;改土归流

中南民族大学

硕士

中国少数民族史

闫天灵

2011

中文

D693.63;K281.4

2011-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