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075887

关于汉代相和歌研究的几个问题

毛琳
天津音乐学院
引用
相和歌原是流行于汉代北方各地的民间谣曲,后经汉武帝时乐府官署采撷、加工、摹仿,而逐渐成为乐府演奏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音乐种类之一。本文运用音乐史学与古代文学相结合的理念与方法,对相和歌研究中尚不够深入或存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研究对象的文献记载情况,在总结相和歌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重点讨论相和歌与汉武帝“立乐府”的关系,明确相和歌正式产生于汉武帝“立乐府”时期,同时通过对相和歌用乐场合的考察,揭示其音乐功能。文章指出:汉武帝“立乐府”是为了配合郊祀之礼而对乐府进行的重建与扩充,其“采诗”制度的施行,是相和歌艺术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   文章在考察汉武帝时乐府俗乐的兴盛,甚至以俗乐配合祭祀活动的事实,并通过对相和歌歌辞及有关文献的分析后,指出:从民间进入宫廷的相和歌,时而在宴会时用以娱乐嘉宾;时而又曾作为礼仪音乐,用于丧葬仪式中。具有娱乐与仪式音乐的双重功能。   第二章重点探讨相和歌在魏晋时期的发展和演进的情况。魏晋时期是相和歌发展的鼎盛期,在魏世三祖的热爱和倡导下,相和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演变发展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魏明帝时,对流传至魏的汉乐府相和歌进行曲辞、乐部组织等方面的改革。二是清商三调歌的兴盛。相和歌、清商三调歌发展的高级形式即是相和大曲,文章通过对大曲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认为:“相和大曲”与“清商三调歌”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相和大曲是大型的歌舞相兼之曲,清商三调歌则主要是歌唱与乐器表演的乐曲,当其一旦发展为有歌有舞的大型乐曲时,遂成为“相和大曲”。   第三章是有关相和歌艺术特征的研究。共有三个部分:第一节重点讨论清商三调歌与相和歌的关系及其音乐特征。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献记载、音乐特点等方面,阐述清商三调歌与相和歌是一脉相承的,是对相和歌继承和创新的结果。第二节对相和歌演奏中的重要乐器——“节”的考证。由于古代记载中“节”的涵义非常宽泛,因此文章通过从非乐器之“节”、乐器之“节”、相和歌之“节”的层层累述中,对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形制的“节”的名实关系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对相和歌之“节”的面貌进行推论与总结。文章通过对“拊”、“相”、“节鼓”及清代宫廷似“簸箕”之“节”面貌的梳理,从制作材料、音乐渊源等方面推论汉代相和歌之“节”或许为唐代“清乐”中的“节鼓”。第三节论述相和歌以“行”题曲名的涵义、特征,及其间蕴含的历史变革。文章指出:“行”的本义为“言辞”,而当这些歌词“协声律,播金石”时,“行”又可称为“曲”。相和歌以“行”题曲名反映了魏明帝改乐的过程。早期“相和曲”不用“行”音乐术语,当是对应于“行”这种音乐特性发生之前的音乐现实,用“行”命名的乐曲则为变革后的新声。   第四章是在分析统治阶层对文化音乐喜好趋向的基础上,从“相和”的表演形式、乐调、“艳、趋、乱”结构溯源及《薤露》歌曲源流考证等方面,分析相和歌与楚声的关系。文章认为:相和歌是汉王朝问鼎华夏后南北音乐文化大交融的产物,在汉代统治阶层“好楚声”的背景下,相和歌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楚声的音乐精华,其“楚声”之韵味甚浓。   附录部分是对二十世纪相和歌研究的述论。  

相和歌;民间谣曲;乐府演奏;音乐种类

天津音乐学院

硕士

音乐学

郭树群

2007

中文

J609.2

67

2010-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