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044274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为例

曹成竹
广西民族大学
引用
《聊斋志异》作为古代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吸引了众多文坛名士的评点。在诸家评点中,以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对后世影响最大。四家之中,王评过于简略,何评流于泛泛,但评则大多为文本细读,唯冯镇峦的评点理论特质最为鲜明。他“有意作文”的评点立场、简练含蓄的评点话语、着眼整体的结构意识、参照历史的宏观视角等批评方法,对古代小说理论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冯氏评点还具有一个鲜明特点,即以“追忆”为特征的理论批评模式。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归纳梳理,可以按具体内容将冯氏评点分为古代名作之叙事艺术的追忆、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古典诗词的追忆以及注释性的考据、旁证式追忆四种类型。这种类型交织的追忆网链,将《聊斋》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连接成统一的整体,有效地提升了《聊斋》的文学品位及冯氏评点的理论价值,使冯评《聊斋》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诸家评点的独特风貌。 以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研究为起点,将“追忆”现象放置于中国古代文论及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中,可以进一步思考其文化价值。这种批评模式一方面作为权威确证与后世认同的具体方式,表征了古代文化秩序的作用原则和“向后看”的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作为后世僭越权威、证明自我的必要途径,又反映出儒家知识分子追求“不朽”的身份焦虑。同时,西方的“互文性”理论对理解“追忆”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便在历史的追溯与理论的对话中显示出来。

追忆批评;冯镇峦;聊斋志异;古代小说;民族文化;儒家

广西民族大学

硕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冯仲平

2008

中文

I207.419

40

2008-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