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042641

初一生物教学中学生“假设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檀俊
广西师范大学
引用
“假设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要素。了解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是如何进行假设的,有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假设,学生在提出假设时遇到的主要困难等情况对于搞好探究性教学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的资源能成为探究活动的主题,因此在生物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本研究首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当前初中学生生物“假设能力”现状;然后,采用了实验班与控制班前后测实验设计模式,以初一年级的2 个教学班共107 名学生为被试,进行了为期3 个月的实验研究。整个教学实验分为示范观摩、尝试应用和巩固完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教师逐步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其指导性逐渐减弱而不再起主导作用,同时学生的自主性也逐渐提高。 前后测问卷结果表明:(1)前测时实验班学生中能提出多个与问题相关假设的人数少,经过实验后能提出多个与问题相关假设的人数有所增加;(2)前测时实验班学生大多都不能针对自己所提出的假设进行合理解释,经过实验后学生中能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合理解释的人数有所增加;(3)前测时实验班很少有学生能提出针对问题情境的假设,经过实验后学生中能提出针对问题情境的假设的人数大大增加;(4)前测和后测时实验班的学生都不存在性别和民族的显著差异;(5)经过实验培养后低分和中分组学生的“假设能力” 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但是高分组学生的“假设能力”提高不明显(以前测成绩作为标准划分高、中及低分组);(6)虽然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控制班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实验班的高分组和中分组学生却有显著的提高(以后测成绩作为标准划分高、中及低分组)。 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为培养学生“假设能力”提供一些参考:第一,选择合适的材料,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策略作出合理科学的假设;第二,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创设平等的氛围,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及理由加以鼓励;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等。 因此,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假设能力”培养,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假设能力”。

初中生;生物教学;假设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

课程与教学论

宋凤宁

2007

中文

G633.91

2008-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