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039111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

王莉
三峡大学
引用
我国是以九亿农民为最大社会群体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构成了中国的基本问题。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制度安排也就成了这些基本问题的核心。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随着社会所处的革命阶段和执政党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建国后,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纵观这些阶段性变迁,可以为我们创造出更加合理完善的农地制度提供经验总结。 21世纪的来临,对我国农地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面对加入WTO所带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大量过剩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的现实,我国现有的农地制度遭到了前所未有挑战,也为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设定了时代背景。与此同时,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它不能涵盖,也不可能穷尽农地制度安排所要求的全部功能。家庭承包经营在土地使用期限预期、土地规模、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存在制度缺陷。我国农地制度该何去何从?已有的农地制度变迁经验,各地的农地使用权创新模式为我国农地制度的进一步变迁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指导。 通过对我国农地所有制理论和对现行各类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的比较分析,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现实选择应是在坚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保留家庭经营这一合理内核,扩张农地使用权,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次生制度安排,构建多元化的农地使用权模式。在不断完善外部设置的同时,使我国农地制度朝着长期化、稳定化、法制化、市场化方向不断迈进。这种构建绝不是现行的农地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是针对农地制度本身的一个新层次上的重构。当然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推进,不单单是农地制度本身的改革,也同样需要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以期为我国农地制度的进一步变迁扫清道路。

农地制度;农地所有权;农地使用权;家庭承包制;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政策

三峡大学

硕士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喻佑云

2004

中文

F321.1;F301.2

35

2008-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