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方法研究--以福建宁德云淡门岛周边区域为例

吴霖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引用
淤泥质海岸带因其优越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进入 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淤泥质海岸生态环境愈发脆弱,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展高效的生态修复迫在眉睫。基于多种生态修复模式理念的海洋生态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合理的生态修复模式可为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高效开展提供科学支撑。  本文围绕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三种修复模式,基于基础生态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了淤泥质海岸相关基础理论,并介绍了基于生态修复模式的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基本流程。探讨了淤泥质海岸特点及演变特性、主要生态问题及淤泥质海岸生态退化评估方法,为科学研究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方法奠定基础。提出了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模式选择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福建宁德云淡门岛周边淤泥质海岸开展生态修复技术实践,以期为生态修复工作更高效利用资源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初步证明修复方案适用性。本论文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包括:  (1)从阈值效应和发展需求两个维度分别构建了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概念性模型,进而形成了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方法。其中,针对淤泥质海岸阈值效应,阐述了该模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再基于阈值效应的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概念性模型;同时,探讨了淤泥质海岸在生态保护、安全防护、文化美学三个方面的发展需求,构建了基于发展需求的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概念性模型。此外,比较分析了各种模式对应的淤泥质海岸常用生态修复技术的适应性及优缺点。  (2)将建立的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方法应用于云淡门岛周边淤泥质海岸,分区域开展生态修复方案设计,提出不同区域生态修复方法。  (3)工程实施后,自然恢复区开展了为其 2年共 5期的全面跟踪监测及成效评估,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鸟类从 43 种增加到了 52种、植物种类从几种增加到了 103种);而对于辅助再生区,在工程完成 2年后开展潮间带底栖生物调查,采用春季底栖生物群落特征值(H′、J、d)与历史时期数据进行对比:修复前 H′=1.56、J=0.49、d=0.85,修复后 H′=2.56、J=0.55、d=3.99,证明底栖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通过研究也表明生态修复模式选择的时空异质性及适应性管理的必要性,及正确的生态修复模式选取可有效提高生态修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综合理论和案例研究及当前生态修复实践进展,指出海堤外现存的淤泥质潮滩是中国未来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重点。

淤泥质海岸;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模式选择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硕士

环境科学

欧阳玉蓉

2023

中文

X171.4

2024-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