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蒋光慈《丽莎的哀怨》评论史研究(1929-2020)

刘丽雪
西南科技大学
引用
蒋光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现象级作家,“革命+恋爱”是其写作的显著标签。他扮演着革命文学的拓荒者角色,进行革命文学创作、革命文学理论探索,被称为“文艺界的多产作家”。为了改变“革命+恋爱”的模式化写作,蒋光慈于一九二九年尝试转型写作风格,创作了《丽莎的哀怨》,但是,该作品自发表以后争讼不断,成为蒋光慈人生的重要节点。《丽莎的哀怨》在文学史海中浮浮沉沉,在文学史上的定位不断变换,体现了各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的文学史书写规律,同时,这种书写规律的变化,勾勒出小说的经典化历程。  本论文是对蒋光慈《丽莎的哀怨》评论史的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言,作为文献综述,对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现状进行说明;第二部分考察《丽莎的哀怨》自诞生以来的出版情况,由出版情况反映作品的推广程度;第三部分以鲁迅、茅盾、郁达夫、冯宪章、华汉等人的相关文字史料为对象展开解读,探索三十年代文坛大家对蒋光慈及《丽莎的哀怨》的写作的看法与评价;第四部分是梳理《丽莎的哀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史评价,将其与国外不同的评价眼光进行比对,探讨文学史生产机制背后涉及的意识形态问题与文艺政策;第五部分探析《丽莎的哀怨》作品入集和文学单行本出版对于作品的历史意义,针对新时期以来的相关学术研究和学术价值,审度《丽莎的哀怨》新时期的命运,同时,钩沉吴似鸿的命运遭际来侧面展示蒋光慈的时代差异性。  本论文以基本的原始文学史料文献为阐释基础,对《丽莎的哀怨》评价历程变化情况作专题性考察。本论文致力于丰富蒋光慈《丽莎的哀怨》出版史的研究,推进文学史写作与作品命运的相关研究,形成对作品评论史较为全面的认识。从本论文可以看到《丽莎的哀怨》自诞生以来,文学评论的演变是由点到面,再由整体到个体的过程。

现代小说;《丽莎的哀怨》;蒋光慈;评论史

西南科技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袁洪权

2023

中文

I207.4

2023-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