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双重价值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以淮北市相山区为例

李梦珂
辽宁师范大学
引用
神话,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形态,它包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一个民族的品格和审美情趣等等,有着很高的启蒙意义。于是,许多古典神话以其特殊的文本形式形式走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并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在部编本(教育部审定2019)小学语文教材里一共编排了6篇神话类文本,其中5篇中国神话(4篇白话文、1篇文言文),1篇希腊神话。这些神话故事,具有奇妙的故事情节、高大的人物形象、丰富优美的语言、神奇大胆的想象及丰富细腻的情感,深深吸引着学生们,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独特的意义。而要发挥这些神话故事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就必须把握好神话类文本的双重价值——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目前学者们关于神话类文本的价值研究大多围绕其教育教学价值开展,也涉及到神话类文本的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方面。本文关注的神话类文本的双重价值,是指神话类文本在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的价值体现。  神话文体本身的字词句运用、行文结构与丰富的描写手法体现着文学价值。教学过程中对于字词的认识与记忆、对于句子结构的分析与理解、对于行文结构的把握与探索、对于各种描写手法的解析与品位,学生所获得的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把握和对故事内容的想象与思考,这体现出神话类文本的工具价值。而神话本身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文体中神话人物的自强不息、勇敢抗争等民族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挖掘神话类文本中人物形象超脱的精神力量,使儿童在阅读时,心中留下光辉的形象,被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等中华传统美德所熏陶。这是神话的人文价值所在。  而要实现神话类文本的双重价值,就需要在文献的基础上了解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现状,从而采取与神话类文本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于是,本论文首先以“神话价值”和“神话教学策略”为关键词查阅文献,发现关于神话教学策略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教师选取的神话教学策略形式多样。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神话教学的实施现状,又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徽省H市多所小学开展实地调查。通过文献和调查发现当前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教学存在教师重视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及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不平衡等问题。  由此,为了在教学中避免上述问题,论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的界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指出语文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拥有语文知识和技能,又要对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实现神话类文本的双重价值。论文从实施原则、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测评和反思等方面寻找思路对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的教学策略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力求在神话教学中更好地体现神话类文本的双重价值,并将这些教学策略用于教学实践。  论文在体现文本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策略,并分别选取人教部编本二年级白话文《大禹治水》、四年级白话文《盘古开天地》和文言文《精卫填海》两个年龄段、两种文学形式、三篇神话故事进行教学策略的实施实践。其中《大禹治水》依据低年级学生直观性思维占主导的特点,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盘古开天地》重点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想象并仿写盘古的身体还会出现哪些变化,从而体会人物的大公无私,在感悟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开展自我评价,落实课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价值。《精卫填海》语言简练,抓住文中的留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练习写精卫填海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加以拓展阅读,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最后,依据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效果和教学反思对小学语文教师们的神话教学提出改进建议。如课前教师要提高对神话类文本的重视程度,课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神话教学,包括抓住关键词句、落实读讲演写、关注人物品质、提高单元意识、重视阅读延伸、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和优化评价方式等,课后用重视反思,在反思中进步等。

小学生;语文教材;神话类文本;双重价值;教学策略

辽宁师范大学

硕士

教育学

孟丽菊

2023

中文

G624.2

2023-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