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申报》对东北抗战的宣传报道研究

贺荣凤
吉林大学
引用
1931年9月,日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就正式开始了,这也是中国14年抗日战争的开端。东北抗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与意义,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发展到全面抗战的过程中,只有东北抗战是完全贯穿14年抗战史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蹂躏下,东北地区完全沦为了殖民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都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针对这一严峻现实,东北人民自发组织了反日运动,东北的共产党组织也率先举起抗日救亡的旗帜,组织抗日武装积极进行抗日斗争。同时,东北抗战还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同情与支持,这也是东北抗战得以坚持并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在东北军民进行抗战救亡运动的过程中,《申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也如实记录了东北抗战的全过程,因而成为研究东北抗战的重要史料。故本文立足于对1931-1945年的《申报》进行文本分析,进而大致还原东北抗战全貌,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以求得经验启示。文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从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几个方面说明论文主题选择的合理性。目前学术界将《申报》作为基础史料对东北抗战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凤毛麟角,因此从《申报》的新闻报道中梳理东北抗战的全过程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角度,是对有关东北抗战的史料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还可以对东北抗战研究和《申报》研究做一个补充。  第2章主要介绍《申报》历史背景及其对东北抗战宣传报道的现实基础。首先分析《申报》的历史背景与政治倾向。《申报》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报刊巨头,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闻报道取向也会影响抗战时期《申报》有关东北抗战的报道。新闻媒介的身份也决定了《申报》必然会有自身政治倾向,尤其是在抗战大背景和报刊主持者个人选择的影响下,这种政治倾向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其次对《申报》宣传报道东北抗战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日本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就开始图谋东北,《申报》敏锐地察觉了日本为侵略战争所做的一系列铺垫,并积极报道万宝山事件和朝鲜排华事件发生后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对东北的紧张局势作了说明,这也是《申报》有关东北抗战报道的组成部分,是报道东北抗战的现实基础。  第3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全面分析《申报》对东北抗战的宣传报道。首先梳理《申报》中所有与东北抗战有关的新闻报道,而后按照报道主题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6类:一是揭露日本在东北的侵华罪行,主要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二是揭露伪满政权实质,日本为在东北建立伪满政权进行了大量筹备工作,伪满政权实质上是各方面都受到日本帝国主义严格控制的傀儡政权;三是报道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斗争,同时还涉及到各地对义勇军的援助;四是报道共产党武装力量的艰苦抗战,包括前期发展及东北抗日联军时期的抗日活动;六是报道国内外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反应。这6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涵盖了东北抗战的各个方面,是对东北抗战全过程的生动还原。  第4章主要分析《申报》宣传报道东北抗战的特点、作用与不足。通过第3章对《申报》有关东北抗战的宣传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后,发现其具有主题核心突出、内容丰富全面、政治倾向明显这三大特点。《申报》对东北抗战的宣传报道始终围绕抗日救亡的政治主题,大量选取与抗战有关的报道素材,涉及东北抗战各个方面,具有声援东北抗战、支持共产党抗战的政治倾向。这些报道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能够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东北乃至全国上下一致抗战,争取国内外同情与支持。但同时《申报》对东北抗战的宣传报道也存在篇幅随时间骤减,以及些微不准确的问题。  第5章全面总结了《申报》宣传报道东北抗战的经验、启示。《申报》对东北抗战的宣传报道无疑是较为成功的,这与其紧跟时局变化、坚持理性分析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密切关联,今天发展报刊业也可以从《申报》对东北抗战的宣传报道中得到启发,应该在高度重视报刊政治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报刊的舆论导向功能,利用报刊对民众进行三观教育,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社会发展服务。

《申报》;东北抗战;宣传报道;九一八事变

吉林大学

硕士

中共党史

刘信君

2023

中文

K264

2023-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