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模型的构建研究

耿爱文
天津大学
引用
当前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由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载体,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力量,其课程开发能力与课程质量直接相关。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却尚未明晰。基于此,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模型是文章的重点研究问题。  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阐明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界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模型等核心概念,厘清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与主要思路,对研究进行整体规划,形成技术路线图。同时对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梳理研究现状,阐明理论基础。  其次,进行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模型构建与验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课程开发能力相关的文章进行分析整理,并采用访谈调查法对文献分析的结果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模型。随后结合文献资料和访谈内容编制课程开发能力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研数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检验测量问卷信效度验证能力模型的有效性,确定课程开发能力构成。在此过程中也对问卷进行了完善,最终确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调查问卷》。  再次,以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测量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发展现状。通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差异性统计分析,明确能力总体发展水平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得出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不同学历、职称以及入校途径的教师在课程开发能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据此,提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提升对策。  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得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由专业知识与实践、课程目标编制力、课程内容选择力和课程结构设计力四个维度构成。并提出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建构了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模型;不足之处在于囿于访谈技巧和样本数量等方面的有限性,仍有待深入研究探索。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能力

天津大学

硕士

教育学

吴全全

2022

中文

G715

2023-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