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L-谷氨酸生产菌的代谢工程理性改造及其发酵控制优化

刘景阳
天津科技大学
引用
L-谷氨酸是有机体内氮代谢的基础氨基酸之一,在生命体内物质代谢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使得谷氨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成为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氨基酸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谷氨酸生物素亚适量菌株在发酵过程中存在着产酸量低,糖酸转化率低,菌体易衰老自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代谢工程理论为依据,以谷氨酸棒杆菌GDK-9(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GDK-9)为出发菌株,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同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开发优化,从而达到提高L-谷氨酸产量及糖酸转化率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以谷氨酸棒杆菌GDK-9为出发菌株,将外源基因磷酸解酮酶基因—xfp引入到谷氨酸棒杆菌GDK-9中,同时对其与ppc基因表达强度进行优化,缓解了丙酮酸生成乙酰CoA释放CO2,造成碳损失的问题,最终获得基因工程菌GX-4,在5L发酵罐中,L-谷氨酸产量达到了136g/L,提高了18.2%,糖酸转化率为69.4%,提高了3.8%。  为了提高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菌体活力和L-谷氨酸产量,针对稀土元素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进行探究,选择La3+、Ce3+和Nd3+三种稀土元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谷氨酸发酵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对其添加方式进行优化,最终得出稀土元素最佳使用方式为在发酵开始后持续流加10h,流加量为100mg/LLa3+,9mg/LCe3+和0.6mg/LNd3+,发酵结果显示,最大菌体量为56,L-谷氨酸产量为148g/L,分别提高了11.1%和11.3%,糖酸转化率为72.3%,提高了2.9%。  采用全营养流加策略解决L-谷氨酸发酵后期菌体活力不足和产酸能力下降等问题,通过实验分析确定了最佳流加条件为从发酵2h开始流加体积分数为60%的流加培养基,流加时间为24h,经5L发酵罐验证,OD600nm达到了66,提升了29.4%,菌体转型时间由4h提前到了2h;L-谷氨酸产量为168g/L,提高了22.6%,糖酸转化率为72.3%,提高了2.9%。  为了缓解L-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由于流加氨水调节pH所带来的NH4+浓度过高抑制菌体活力的问题,提出了氮源双阶段发酵控制工艺。通过实验发现,发酵开始时采用NaOH和氨水摩尔混合比例为1:7的调节液,发酵19h后采用NaOH和氨水摩尔混合比例为1:3的调节液来代替氨水进行pH的调节,提升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L-谷氨酸产量最终产量为171g/L,提高了11.8%,糖酸转化率也由72.3%提高到了74.1%,对其进行代谢流分析,L-谷氨酸代谢流提高了3.9%。  本研究以代谢工程理性改造为基础,搭配稀土元素添加、全营养流加工艺和氮源双阶段发酵控制工艺,实现了L-谷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的突破,对于谷氨酸发酵行业的精细化控制和高效产酸具有借鉴意义。

L-谷氨酸;代谢工程;基因工程改造;发酵工艺;糖酸转化率

天津科技大学

硕士

轻工技术与工程

徐庆阳;李志华

2022

中文

TQ922.1

2023-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