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保障性住房对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

杨慧君
中国农业科学院
引用
农民工市民化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又是实施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经之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而言,有利于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乡资源配置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而言,有利于产生集约化效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健康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农民工面临着“半城市化”的窘境,总体市民身份认同水平低、城乡进退失据,据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21年仍有60%左右的农民工认为自己不是本地人。近年来,学界已经关注到了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水平低这一问题,并指出城市高水平房价和农民工低水平收入这一现实矛盾所造成的城市住房困难是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短板之一。针对农民工的住房困难,自2005年伊始党中央针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政策不断陆续出台,主要以公租房形式对农民工的城市住房权益进行保障,以期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城市住房困难问题。  鉴于上述现实背景,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住房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的相关理论,诸如居住隔离理论、住房阶级理论、序数效用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通过总结住房对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影响的相关研究,建立保障性住房影响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的理论逻辑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说,具体而言,文章使用国家卫健委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依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定义、使用因子分析及模糊集理论方法形成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变量,使用OL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保障性住房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切实地发挥公共住房的‘补位’作用、促进农民工的市民身份认同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第一,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在农民工群体中的普及率不高,进城农民工仍以私租房为主要居住形式,且居住面积小、居住设施不全,表明广大农民工仍面临着住房困难问题。第二,农民工的市民身份认同可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市民身份主观感受、市民意识履行、市民社会活跃度和落户居留意愿,各维及综合得分低表明我国整体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程度仍然低下,未能很好地转变为市民身份。第三,居住保障性住房的农民工,其市民身份认同综合得分高于居住非保障性住房的农民工,在使用OLS回归方法后,核心解释变量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在使用工具变量的条件混合过程后回归结果依旧稳健,表明保障性住房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工的市民身份认同。第四,在控制自有住房类别进行分维度回归后发现,保障性住房除了不能显著促进农民工的落户居留意愿外,均能促进其余各子维度的市民身份认同,表明保障性住房本身及其附加价值有限,不足以使农民工“心动落户”。第五,保障性住房能通过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条件、吸引其家庭成员的随迁入城来提高其市民身份认同感。  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下述政策建议:第一,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应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正规性住房供应体系,以期改善农民工的整体住房状况;第二,在中观层面上,政府应量力而行、有规划地提高保障性住房在农民工群体中的普及率;第三,在微观层面上,应从提高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度、促进其市民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居住条件;第四,应清醒地认识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普遍较低的阶段,当务之急还是让农民工在城市能留得下、住得好,能安居乐业。

农民工;保障性住房;市民身份认同;保障政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

硕士

农业经济管理

王永春

2022

中文

F323.6

2023-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