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风险研究

刘婧怡
中国农业科学院
引用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21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有限的资源禀赋条件下,中国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为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把国内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主粮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中;另一方面,引导大麦、高粱等杂粮更多依靠国际农产品市场提供保障。据FAO数据统计,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口大麦以来,大麦贸易一直处于净进口状态。且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大麦的饲用消费需求和加工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大麦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至2020年达到了89.98%。从现实需求和政策导向来看,未来国际市场仍将是满足国内大麦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际贸易能够有效调和国内供需矛盾,缓解国内生产压力,但也容易使本国暴露在“买得贵”、“买不到”等贸易风险之中。尤其是中国大麦对外依存度极高且进口来源高度集中,国际大麦市场的波动极易影响国内大麦市场供给的稳定性。因此,梳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现状,科学评价贸易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于更好保障国内大麦市场供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同于以往研究聚焦保护国内大麦产业,本研究基于更好利用国际大麦市场视角展开,全面、系统地评价中国大麦进口贸易风险情况,并在分析相关应对策略可行性及效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测算大麦进口数量变化引起进口价格变化的程度,评价中国大麦进口贸易面临的价格风险情况;基于市场势力视角,运用G-K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引起中国大麦进口价格风险的成因。运用HP滤波法测算中国大麦进口量与进口趋势值的偏离程度,评价中国大麦进口贸易面临的数量风险情况;基于实际进口量与进口趋势值变动趋异(同)视角,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分解实际进口量的变动情况,探究引发大麦进口数量风险的成因。基于局部均衡理论,构建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模型,分别模拟关税政策调整、极端自然灾害冲击下,中国大麦产业的变化情况,从而模拟中国大麦进口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最后,分析发展国内大麦产业和拓宽进口来源两类贸易风险应对策略的可行性,并借助局部均衡模型模拟其作用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大麦供给长期、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中国大麦供给持续下降,而饲用消费需求、加工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中国大麦对外依存度极高,进口来源较为集中,且进口价格表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2)中国大麦进口贸易面临较小的价格风险,国内产不足需的现状是引起价格风险的主要因素。测算结果显示,18.18%的样本存在“中国大麦进口价格随进口量增长而大幅增长”的情况,大麦进口贸易面临的价格风险较小;中国大麦进口贸易市场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难以通过控制大麦出口量,大幅推高中国大麦进口价格;中国大麦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生产的严重不足是引起大麦进口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3)中国大麦进口贸易面临一定的进口数量风险,这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测算结果显示,61.54%的样本存在“中国大麦实际进口量对长期趋势值大幅偏离”的情况,且发生频率持续加快、偏离幅度不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贸易面临一定的数量风险;CMS模型分解结果显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引力效应,以及中国大麦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是引起进口数量风险的重要缘由。(4)中澳贸易摩擦引致的关税政策调整对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大。相较于基础情景,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征收80.50%的关税后,中国大麦总进口量下降6.18%,进口价格将上涨10.75%,大麦消费量将下降5.50%;若中澳贸易关系改善,关税降低至30%,中国大麦总进口量下降3.17%,进口价格将上涨4.87%,大麦消费量将下降2.82%;若中澳贸易关系恶化,关税上涨至130%,中国大麦总进口量下降7.87%,进口价格将上涨13.93%,大麦消费量将下降7.01%。(5)极端自然灾害将加剧中国大麦进口贸易风险。极端自然灾害将造成法国、加拿大大麦产量分别减少7.95%、18.36%,与基础情景相比,中国大麦总进口量将分别减少9.77%、9.35%,加权平均后的大麦进口价格将分别上涨12.10%、11.86%。(6)中国可通过扩大大麦种植面积、提升种植效率,以及实施多元化进口策略应对贸易风险。提升大麦种植品质,培育新兴经营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大麦产业发展,但模拟结果显示通过发展国内大麦产业应对贸易风险的成本较大;中国具有拓宽进口来源的较大空间,实施多元化进口策略能够有效填补大麦进口缺口,并降低进口价格;同时,俄罗斯、阿根廷等国的大麦增产潜力能够在长期为中国拓宽大麦进口来源提供有力支撑,但可能面临较为高昂的生产成本。  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拓展进口来源,完善大麦进口贸易调控政策。在稳定原有进口来源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大麦贸易合作伙伴,尤其是加强与大麦生产潜力较大国家的贸易往来;二是建立健全大麦市场监测预警体系,提高贸易谈判能力。建立国内、外大麦价格和生产成本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生产行情、产销形势、市场价格的预测和分析;三是多措并举,提高国内大麦生产能力。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大麦产业体系+企业”联盟,聚焦靶向式供给。

大麦进口;粮食安全;贸易风险;极端自然灾害;生产潜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

农业经济管理

李先德

2022

中文

F752.652.1

2023-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