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网络哀伤表述与意义重建的关系及其对丧亲后适应的影响

杨春璐
四川大学
引用
亲近他人去世的经历通常会带来创伤性的哀伤,而对丧亲哀伤进行表述是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前提,也是重新认识死亡和丧亲事件、进行意义重建的基础,是丧亲适应关键的一环。然而现实生活难以保证充分的表述和交流,互联网因其匿名性、广泛连接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展现出对死亡话题更大的包容度,使丧亲者能实现与逝者和互联网中他者的互动,成为哀伤表述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结合大数据文本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分析法,对中文社交媒体网络中的哀伤表述互动进行探究,构建互动过程中与意义重建和丧亲后适应相关联的动态模型。本论文中网络哀伤表述是指在网络中发布与丧亲经历相关的内容及相应的评论和回复;意义重建是指丧亲者理解和解释丧失,以及重新梳理与已逝者关系的过程。  研究1为网络大数据文本分析,目的是检验丧亲者在社交媒体中哀伤表述前后(针对哀伤表述程度不同划分前后)在不同文本特征上的差异。使用八爪鱼采集器抓取中文社交平台中发布的哀伤表述记录,将python处理后的数据输入文心软件中,自动统计出各类词的频次,之后使用T检验对比代表哀伤表述前后状态的文本的各类词频次差异。发现随着网络哀伤表述的深入,代表认知深度和认知灵活性的词汇频次显著提高;更多使用第二人称词,从记录事件转而以第二人称的形式与逝者对话交流,是与已逝者持续连接的表现;使用更多的时间延续词,关注到丧亲与现在生活的关联。说明个体逐渐打破原有对亲近他人逝去的认知,对哀伤和丧亲获得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研究2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法,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哀伤表述互动和意义重建过程。对近三个月社交媒体中发布过丧亲相关内容的12名被访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进行间隔1个月的追踪回访。访谈录音转录后进行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共获得937个标签、14个对应范畴和5个主范畴。通过编码分析发现随着网络哀伤表述和互动的进行,丧亲者对丧亲事件及死亡相关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展现出意义重建的过程,也存在波折与反复,特别是遭遇不良网络环境的情况下。总体来看,丧亲者从被动接受丧亲结果、承受哀伤,到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寻求答案和理解丧亲事件;再到以虚拟的方式与逝者对话保持持续联结,参与到网络互动中。其中参与到良好网络互动的个体会逐渐理解丧亲意义,洞察到丧亲带来的潜在益处;梳理与逝者的关系,在讲述中对自身身份进行再确认和整合。网络互动受挫的丧亲者可能选择退出网络,或者坚持参与,则可能再次处于良好互动。后者和开始便处于良好互动中的个体相似,也经历意义重建过程,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将重心转到过好自己的生活,是丧亲后适应的体现。本研究同样整体上呈现了Niemeyer提出的意义重建的三个机制,但因文化和网络背景与其界定的内涵有所不同:意义理解和身份认同变化是在与逝者和网络他者的双重互动中达到,益处寻求强调与已逝者持续联结带来的“被庇佑”感。  由此结论如下:(1)中文社交媒体网络中的哀伤表述形式以自我经历叙述为主,关注于与已逝者的关系。(2)两个研究分别探究了总体认知改变趋势和个体的网络互动和意义重建过程,结论相互印证补充。(3)丧亲者与已逝者以网络为媒介构成持续联结,与他人形成互动,展现了意义重建的过程,但意义重建的前提是认知改变、良好的支持与互动,不是表述的必然结果。(3)网络哀伤表述过程中意义重建在促使个体理解丧亲意义、发现丧亲益处、整合身份促进身份转变等方面具有适应性作用。本论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Niemeyer意义重建理论,还发现文化差异的影响,在中国语境下进一步的丰富该理论。

丧亲后适应;网络哀伤叙说;意义重建

四川大学

硕士

应用心理学

刘艳

2022

中文

B845.67

2023-06-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