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拟剧论视阈下朋友圈中辍行为研究

江依璐
上海财经大学
引用
信息技术实现了每一个节点的相互连接,而连接也贯穿了这个时代每一个个体的生活逻辑,随着“持续连接”和“永恒在线”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支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部分用户已经开始对社交媒体产生倦怠情绪。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研究一直是多学科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渗入,用户行为也由积极的持续使用转变到消极的间歇性中辍。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尝试利用质性的深度访谈法来开展探索性研究,构建涵盖前因与后果的朋友圈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理论框架。  朋友圈自从在2012年在微信4.0版本上线以来,一直是互联网上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和虚拟社区。微信在中国的渗透率极高,在海外华人和部分外国用户之间也同样拥有着较高的使用率。对微信用户而言,朋友圈不仅仅是对外的自我展示平台,更延伸为信息交换、人际沟通、社会资本积累的复合功能平台。同时,随着微信好友数的飞速增长,朋友圈泛化下的交往疲劳、公私边界含混等问题逐渐显现并引发关注。本研究通过梳理文献和深度访谈的调查发现,朋友圈的社区氛围伴随着其表演舞台的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前期的朋友圈多偏向于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线上“差序格局”的复制,用户从自己最核心的社交圈出发,向外逐渐延伸出更大的圈子。朋友圈的内容虽然是开放的,但是只针对双向关注的好友关系开放,也就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公开。真实的社交关系是朋友圈中互动的基础。而到了后期,随着朋友数量的膨胀,“晒行为”逐渐演变为朋友圈的主流,点赞功能的异化和滥用推动朋友圈内的自我呈现进一步抽离意义而演变为空洞的符号。从最初偏安一隅的精神角落,演变为如今多重关系压迫下的巨型社交圈子,在朋友圈中扮演多重角色的负担使得越多越多的人选择沉默,以致用户对朋友圈逐渐产生疲倦、倦怠的情绪和消极使用行为,直至退出,发生中辍。  而这种中辍行为的发生,第一是出于自我角色策略的转变,人们对于理想型自我的认识更加透彻,不再迷信朋友圈中营造出来的虚假人设。他们将中辍行为本身看作是自己向内心理想化自我靠拢的努力,在行动中调整自我认知,将“不再寻求朋友圈的好友认可”视为心理成熟的标志。另一方面,本文的受访对象大多经历了从学生到职场的社会身份的转变,随之而来的社会角色的多面性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都影响了他们对于自我形象塑造的认知,部分用户采取神秘化表演的形式来经营朋友圈,重塑自我形象。第二,由于印象管理的需求,微信上强连接和弱连接的汇集形成了交织纵横的社交网络,给自我呈现时的观众隔离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朋友圈中长期形成的社交生态制约了人们的表演框架,人们需要使用不同的社交媒体来呈现多样化形象,以获得自我呈现的满足感。  当人们从朋友圈逃离之后,有人选择转移至其他社交媒体继续进行自我呈现,也有人选择远离互联网,回到原始的面对面人际交往中寻找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试探自我边界与社会边界的过程,并在这个互动过程中重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找寻真假、强弱、亲疏的一种动态平衡。

社交媒体;用户行为;间歇性中辍;拟剧论

上海财经大学

硕士

传播学

党芳莉

2022

中文

G206.2

2023-03-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