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太平御览》引用中医药书籍的整理研究

王同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引用
《太平御览》征引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其中包含的中医药书籍资料,对于考证中医药古籍有重要学术价值,故后世医家学者在考证医书时常以《太平御览》为依据,因此整理研究《太平御览》引用的中医药文献资料,不仅可作为学术研究的可靠根据,也有利于校定其它医书,对中医药发展研究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综合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中华书局影印本《太平御览》(即缩印商务影宋刻本《太平御览》)作为底本,利用传统文献学、逻辑学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引用的15部中医药书籍进行整理,从《太平御览》的版本情况和底本选择、引用的中医药书籍的存佚、中医药书籍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引文的校勘,以及引用的已佚中医药书籍资料的价值5个方面加以研究,全面系统的掌握《太平御览》版本情况,确定15部中医药书籍的存佚情况,总结引用中医药书籍资料的内容和特点,比较现存中医药书籍资料和通行版本的差异,校勘现存中医药书籍(如《黄帝素问》《黄帝八十一问》等)引文,肯定引用的已佚中医药书籍资料的价值。本文对《太平御览》引用中医药书籍的整理成果,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有利于深入的挖掘和利用古代文献。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太平御览》版本情况及底本选择。《太平御览》自成书以来版本迭出,宋代有北宋国子监本、闽刻本、蜀刻本、南宋光宗刻本;明代有黄正色本、饶世臣活字本,以及蓝格抄本、影宋抄本、明抄本;清代有丛善堂刻本、鲍崇城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汪昌序活字校印本、日本仿宋刊本,以及广东重刊鲍氏本、石氏鲍氏本、清吴县黄氏士礼居传抄道藏本。《太平御览》在宋、明、清三代流传轨迹明晰,可一窥其版本演变的过程。本文采用的底本是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本,也即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宋刻本的缩印本,该版本以蜀刻本为主体,由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别种宋建本、以及日本活字本配补而成。  第二部分根据相关目录书籍资料,确定《太平御览》引用的15部中医药书籍的存佚现状,对书名、作者、卷数、时代、内容、存佚、现存版本等情况做相关整理,发现现存中医药书籍《黄帝素问》《黄帝八十一问》《千金序》《龚庆鬼遗方序》,以及葛洪《肘后方》共5部,疑似尚存《黄帝针灸经》1部,已佚中医药书籍《神农本草》《吴氏本草》《黄帝岐伯经》《吕氏本草》《本草拾遗》《张仲景方序》《玉匮针经》,以及陶弘景《注本草经》、崔寔《太医令箴》共9部。  第三部分为《太平御览》引用中医药书籍资料的内容和特点。整理的15部中医药书籍包括本草类、医经类、方书类、其他类,共收录条文468条,分散编入《太平御览》的23个部类。本文整理的中医药书籍,在《太平御览》引用的书籍总数中占比极微,引文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以本草类引文最多,且大部分集中收录于药部;而医经类、方书类、其他类书籍引文较少,且分布较为分散;引用的本草类书籍中,收录于药部的引文信息较为完整。  第四部分对现存及疑似尚存的中医药书籍与各书的现行通行本进行对比校勘,从字、词、句段角度进行对比,对其中的脱、讹、衍、倒文字现象出校记说明,并作出校勘判断。现存书籍校勘共见文义两通57处,《太平御览》文义长于他校本者共6处,讹误9处,脱漏12处,倒置1处,衍文1处;疑似尚存《黄帝针经》共有文义两通14处,脱漏4处,讹误2处。  第五部分通过对《太平御览》引用的已佚中医药书籍(如《神农本草经》《吴氏本草》)的研究发现,保存的佚文渊源可追溯到隋唐以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根据不同书名内容的重出,相同书名的引文差异,相关书籍的引文差异,可见《太平御览》引用的古医籍版本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根据引文与书名并出的差异现象,可知古医籍不同版本的并传现象;引文围绕中心词呈现详略之别,是类书节录的特点所使然,综合各类引文的内容组合特征,可以窥见已佚书籍原文的组合轮廓。

医书考证;《太平御览》;中医药古籍;引用整理

辽宁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医史文献

曹瑛

2018

中文

G256.22

2023-0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