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核-核相互作用势的微观计算和丰中子超重核产生研究

彭程
华南理工大学
引用
自从上世纪60年代,理论就预言在质子数Z=114和中子数N=184附近存在长寿命的稳定核素,即超重“稳定岛”,人们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在实验室合成了十余个新元素,迄今为止最重的超重元素是Og(Z=118),它由俄罗斯Dubna实验室合成。随着新一代核物理大科学装置的建成,采用丰中子核引起的熔合反应和多核子转移反应,可以产生稳定线附近或者丰中子的超重原子核。核-核相互作用势在研究超重核形成机制中至关重要,如计算准裂变碎片和熔合裂变碎片截面、动能分布、角分布等,产生超重核截面、蒸发道、激发函数等。另一方面,反应机制的研究对于更有效合成超重核是非常必要的,如分析超重核产生截面、反应系统和入射能量,这都有助于实验室合成超重新核素。  本文基于Skyrme能量密度泛函系统分析了原子核-原子核相互作用势,在瞬时密度近似下计算了不同有效力下的位能曲面。结果给出Skyrme有效作用力SkM,SkM?,SkP,SⅢ,Ska和SLy4会影响相互作用势分布并与核物质状态方程有关系,如状态方程较硬的参数会导致更加排斥的相互作用势。形变原子核不同碰撞方向也会影响核-核相互作用势。采用SkM?参数的Skyrme能量密度泛函和双核模型的结合,能够很大程度符合反应系统48Ca+238U激发函数实验数据。  在双核系统模型的框架内,本文还围绕着N=162附近的丰中子重核的产生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析系统238U+248Cm多核子转移反应同位素产额实验数据基础上,我们系统研究了238U在252,254Cf,254Es和257Fm上产生超重核新核素的可行性。通过初级碎片和次级碎片的比较给出,在N=162附近的丰中子核形成过程中,由于壳效应的存在,会导致裂变位垒的增加。随着束流能量的增加,转移核碎片向束流方向发射。本文估算了Rf,Db,Sg和Bh等丰中子同位素产生截面,提出了最佳的反应体系和束能,为进一步实验测量提供参考价值。

丰中子;超重原子核;核核相互作用势;微观计算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

理论物理

冯兆庆

2022

中文

O571.5

2022-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