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PHF8增强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转移中的作用

黄卓韦
陆军军医大学
引用
研究背景:  转移性前列腺癌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欠佳,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去势治疗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其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导致剩下存活的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导致治疗抵抗。β-catenin信号介导的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及去势治疗抵抗(CRPC)发生的重要原因。既往研究发现肿瘤组织微环境刺激肿瘤细胞发生全基因或基因特异性表观遗传谱(Epigenetic profiles)改变在肿瘤细上皮间质转化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F8在前列腺癌EMT和转移中作用及机制。  材料和方法:  1.小鼠动物模型实验:①采用TRAMP自发前列腺癌小鼠模型,利用PHF8敲除小鼠与其进行杂交获得稳定的PHF8敲除TRAMP小鼠(PHF8-/Y,TRAMP,PHF8位于X染色体上),观察其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影响。②采用PC-3细胞通过皮下和尾静脉注射建立裸鼠皮下和肺转移定殖模型,观察敲低PHF8后对前列腺癌细胞移植瘤增殖和肿瘤转移的作用。  2.体外细胞实验:采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及其衍生细胞(高转移潜能PC-3M IE8细胞和低转移潜能PC-3M-2B4细胞),DU145等细胞系。采用CCK8和克隆形成观察其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和划痕观察其侵袭和迁移能力。  3.病人标本:收集前列腺癌病人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对本单位的前列腺癌组织芯片进行PHF8的免疫组化染色(该芯片中包含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21个,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17个,包含信息:确诊时年龄,PSA,gleson评分,以及是否经过去势治疗)。利用公共数据库的患者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观测相关指标的差异。  4.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了Western blot、qPCR、RNA-seq、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IP等实验技术。  研究结果:  首先,通过采用本单位前列腺癌病人组织芯片以及公共数据库,发现PHF8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明显高表达。然后,采用PHF8敲除小鼠与TRAMP小鼠杂交发现PHF8敲除后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的转移;在细胞系和体内皮下及尾静脉移植瘤模型中,敲低PHF8后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同时也发现敲低PHF8后,前列腺癌的EMT过程受阻。最后,发现PHF8可能与β-catenin结合,影响β-catenin蛋白表达,从而发挥上述功能。  研究结论:  PHF8作为去势诱导的β-catenin信号激活的“开关”调节分子,参与调节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研究结果揭示了前列腺癌EMT新的调控机制,对于寻找前列腺癌新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前列腺癌;转移机制;上皮间质转化;组蛋白去甲基化酶;β-catenin蛋白

陆军军医大学

硕士

外科学(泌尿外)

江军

2022

中文

R737.25;R730.21

2022-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