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嘌呤核苷衍生物作为可逆型P2Y12受体拮抗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任雅静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P2Y12受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过程对我们研究血栓类疾病至关重要,P2Y12受体拮抗剂作为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受到了广泛研究。嘌呤核苷衍生物是一种可逆的P2Y12受体拮抗剂,具有抗血栓的药效,嘌呤骨架作为药效团中心是其生物活性的关键。  本文对36种嘌呤衍生物及39种腺苷衍生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分析,其中包括CoMFA、CoMSIA及SOMFA分析,建立了可靠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为后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分子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对数据集中分子种类及数量的改变的探究,发现扩大数据集的分子数量对模型的显著性及预测能力更有利。通过分析3D-QSAR计算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嘌呤环的C-2位置引入适当大小的基团对分子活性有利,基团过大会抑制分子活性;在嘌呤环C-6位置不能直接连接大体积取代基团,且连接电子云密度低的基团会增加分子活性,在糖环的C-5''处连接体积较大的基团对分子活性有利,该区域有氢键受体也能增加分子活性。  本文同时研究了新嘌呤核苷衍生物的合成路线,通过对三种路线的探索,最终确定以2-氨基-6-氯嘌呤和β-D-呋喃核糖为原料的合成路线,经过Vorbruggen糖基化反应、重氮烷硫基化等四步反应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嘌呤核苷衍生物;P2Y12受体拮抗剂;分子设计;构效关系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化学

李顺来

2022

中文

TQ460.1

202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