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儿童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PD-1、PD-L1表达及预后相关分析

黄亚娇
重庆医科大学
引用
第一部分儿童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HVLP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4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和治疗的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患儿21例。收集分析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结果、治疗、随访经过及预后,并进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1)一般资料:21例HVLPD患儿,男10例,女11例,发病中位年龄6.50岁(范围1-14岁),中位确诊年龄9岁(范围1-15岁);(2)临床表现:18例(85.71%)患儿以光暴露区红斑丘疹和水疱起病,2例(9.52%)以面唇肿胀起病,1例(4.76%)以非光暴露区红斑丘疹和水疱起病,7例(33.33%)患者有蚊虫叮咬过敏。病程中,9例(42.86%)患儿出现颜面浮肿。皮外系统受累表现包括间断发热(18/21,85.71%)、肝脾淋巴结肿大(16/21,76.19%)、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征象(6/21,28.57%)、中枢神经系统受累(4/21,19.05%)、浆膜腔积液(3/21,14.29%)、肌炎(3/21,14.29%)、消化道出血(2/21,9.52%)、肾炎(2/21,9.52%)、血栓性微血管病(1/21,4.76%)。(3)实验室结果:所有患儿外周血EBVDNA水平明显升高,中位拷贝数19100000copies/mL(范围1800-281000000copies/mL)。所有患者EBV衣壳抗原(VCA)IgG阳性。部分患儿合并白细胞计数异常(9/21,42.46%)、血小板减少(8/21,38.10%)、贫血(15/21,71.43%)、ALT异常(11/21,52.38%)、AST异常(12/21,57.14%)、LDH高(16/21,76.19%)、低白蛋白血症(5/21,23.81%)、高IgE血症(15/21,71.43%)、血NK细胞增多(11/17,64.71%)、补体3(C3)降低(6/21,28.57%)、骨髓涂片见噬血细胞(6/21,28.57%)。(4)组织病理:皮损HE染色多见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所有患者表达CD3、CD4、CD8,13例(61.90%)表达CD56,15例(71.42%)表达CD20。4例(19.04%)表达CD3、CD4、CD8、CD56,6例(28.57%)表达CD3、CD4、CD8、CD20,7例(33.33%)表达CD3、CD4、CD8、CD56、CD20。3例(30%)TCRγ基因重排阳性,8例(61.54%)CD30阳性,20例(95.24%)EBER阳性,Ki67+细胞范围在3%-80%。(5)治疗、随访和预后:21例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防晒防蚊),15例(71.43%)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总体随访中位时间15月(范围1月-7年),截止2021年10月13日,存活9例(42.86%),其中2例(22.22%)电话报告EBVDNA正常皮疹完全消退,未再复查病毒载量,余7例(77.78%)仍有反复皮疹伴或不伴发热,其中有随访记录的4例(57.14%)患者EBVDNA无明显变化。死亡12例(57.14%),5例死于HLH、1例化疗后死于败血症、2例死于病情进展、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于血栓性微血管病、1例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确诊后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OS)为64.40%,52.70%,28.10%。(6)预后相关危险因素: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起病≥8岁(p=0.047)、肝脾淋巴结肿大(p=0.019)、累及≥4个皮外部位(plt;0.001)、进展为HLH(p=0.005)、血小板减低(p=0.006)、ALTgt;150U/L(p=0.012)、ASTgt;150U/L(p=0.032)、低白蛋白血症(p=0.014)、C3降低(p=0.021)与儿童HVLPD预后不良有显著相关性。而颜面浮肿、初诊EBVDNA水平、LDH高、血NK细胞增多、高IgE血症以及免疫组化中Ki67≥30%、T细胞表型、TCRγ基因重排阳性,CD30阳性表达均与预后无关。  结论:(1)大部分儿童HVLPD以光暴露区水疱坏死性皮疹起病,相比成人而言更易合并蚊虫叮咬过敏、颜面浮肿,累及皮外系统症状越多,预后越差,HLH、败血症是儿童HVLPD最主要的死因。(2)起病≥8岁、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累及≥4个皮外部位、进展为HLH、血小板减低、ALTgt;150U/L、ASTgt;150U/L、低白蛋白血症和补体C3降低提示预后不良。(3)一般保守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即可有效缓解症状,但易复发甚至进展,需长期随访。化疗不能获得长期的病情缓解,必要时仍需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二部分PD-1、PD-L1在儿童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与预后相关分析  目的:探究PD-1、PD-L1在儿童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HVLPD)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分析。  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测HVLP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6例)和既往皮损(16例)中的PD-1、PD-L1表达,分析PD-1、PD-L1表达与疾病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1)HVLPD患儿病情进展期,其外周血CD3+CD4+T、CD3+CD8+T细胞亚群中PD-1的表达以及CD3+CD8+T、CD3+CD4-CD8-T细胞亚群中PD-L1的表达均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lt;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随着病情缓解,上述T细胞亚群中PD-1、PD-L1的表达与较健康对照无显著差异(pgt;0.05)。(2)16例HVLPD患儿皮损免疫组化染色PD-1均为阴性,7例(43.75%)PD-L1阳性,9例PD-L1阴性(56.25%)。(3)皮损PD-L1阳性患者中,5例(71.43%)死亡,2例(28.57%)存活,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PD-L1表达与生存时间无关(log-Rankp=0.634),Fisher’s精确检验提示PD-L1表达与预后无关(p=0.358)。  结论:(1)外周血T细胞PD-1、PD-L1表达可作为HVLPD患儿病情进展的标记。(2)HVLPD患儿皮损中PD-L1表达增高,但与患儿预后无关。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病理;PD-1基因;PD-L1基因;儿童患者

重庆医科大学

硕士

儿科学

罗晓燕

2022

中文

R725.5

2022-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