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院内卒中特点及卒中中心建立前后应急途径比较

杨禹婷
重庆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通过研究卒中中心建立前后的院内卒中患者特点及院内卒中应急医疗过程,探讨卒中中心的建立对院内卒中的应急医疗途径是否存在改进。  方法:搜集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06-2021.06间被诊断为IHS患者共127例,我院卒中中心建立时间为2017.06,卒中中心建立后的67名IHS患者为研究对象,卒中中心建立前的60名IHS患者为对照组。搜集了两组人口统计学数据、危险因素、比较发病应急途径效率指标及出院结局:发病-评估时间(神经内科专科评估)、发病-影像时间、发病-溶栓时间、评估-溶栓时间、再灌注治疗率、先评估/先影像、住院时长、死亡率、出院mRS评分及NIHSS评分。  结果:两组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危险因素(除既往卒中史)及发病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卒中中心成立后发病-溶栓时间(146.75minvs80.44min,p=0.019)及评估-溶栓时间(97.88minvs40.67min,p=0.036)指标明显缩短。且行介入治疗的比例(3.3%vs13.4%,p=0.043)增加,主要是在仅急诊取栓治疗(1.7%vs10.4%,p=0.044)的比例明显增多。  结论:我院IHS患者超过1/3来自心血管内科,其次是血管外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卒中类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43.3%)及心源性栓塞(35.4%)为主。我院卒中中心成立后神经专科评估后的应急效率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发病-溶栓、评估-溶栓时间缩短,行EVT治疗比例增多。但神经专科评估前的流程效率仍存在延迟,未来仍需进一步提高IHS诊治效率、重视IHS应急方案。

院内卒中;溶栓;血管内取栓术;院内卒中应急协议;诊治延误

重庆医科大学

硕士

神经病学

陈阳美

2022

中文

R743.3

2022-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