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核心素养背景下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课程决策的差异研究

田露
天津师范大学
引用
核心素养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达成这一目标,离不开教师这一关键性力量。教师课程决策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课程决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教师课程决策的内涵、层次、内容以及现实问题等层面,却鲜有从落实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开展教师课程决策的研究。因此,开展核心素养背景下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课程决策的差异研究,可以满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需求,促进教师个体成长与群体发展,有效推进学校教育与课程改革进程。  本研究通过搜集、梳理与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厘清核心素养、教师课程决策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依据休伯曼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四位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课程决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核心素养背景下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课程决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课程设计决策方面,歧变期教师秉承发散型课程设计理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以自身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为立足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与现实需求设计课程。保守期教师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重心,坚持聚合型课程设计理念;从学科本质出发,重视教材研究,依据教材理解设计课程。  在课程实施决策方面,歧变期教师突出课程实施方式的创新性,强调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在课程实施内容上的决策较为表面,表现为以教学预设任务为导向。保守期教师强调课程实施方式的稳定性,突出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在课程实施内容上的决策较为深入,习惯于以课堂真实问题为导向,促进师生之间深度交互。  在课程评价决策方面,歧变期教师评价方式交互感弱;以学生学习表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侧重于学生的正面增值评价。保守期教师评价方式交互感强;从自身经验出发,侧重于学生与自身、正面与反面的双重评价。  核心素养背景下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课程决策差异的影响因素有三个,分别是: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教师对于课程决策的理解、集体课程决策中教师的参与程度。  基于对以上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剖析,本研究尝试提出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课程决策的优化路径:首先,提升教师课程决策的意识。其次,优化教师课程决策的能力。再次,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最后,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程决策;歧变期教师;保守期教师

天津师范大学

硕士

课程与教学论

李洪修

2022

中文

G623.2

2022-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