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2018年北京上空电离层TEC中潮汐波的变化研究

张雯敏
武汉大学
引用
潮汐波是一种全球尺度的大气波动,其活动会对地球大气动力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在电离层区域的潮汐波主要受到太阳活动、低层大气潮汐波和行星波活动的调制,同时也会受到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SSW)、磁暴等事件的影响。本文基于东亚/东南亚电离层不均匀体/闪烁观测网(Ionospheric Observational Network for Irregularity and Scintillation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IONISE)北京地区观测台站接收机提供的北斗同步卫星垂直总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数据、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Internation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service,IGS)提供的VTEC map数据对北京上空2018年电离层潮汐波振幅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同时结合流星雷达以及第二代现代研究与应用回顾分析数据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Version2,MERRA2),对2018年2月SSW期间以及8月磁暴期间北京上空电离层潮汐波的扰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IONISE的观测结果表明,北京上空电离层TEC中8小时潮汐波振幅最大值出现在2018年2月中旬,24小时潮汐波振幅最大值出现在2018年8月下旬。我们的分析表明,2018年2月增强的8小时潮汐波可能与发生在2月的SSW事件密切相关。SSW发生后,北京上空电离层TEC中8小时迁移潮汐波明显增强,并展现出以6.5天为周期的振荡特征。利用北京站流星雷达大气风场数据,我们在2018年SSW发生后在中间层与低热层区域观测到了准6.5天行星波的增强,我们分析认为此次SSW事件发生后北京站电离层TEC中的8小时潮汐波活动受到了低层大气准6.5天振荡的调制。  针对8月下旬的24小时潮汐增强现象,我们发现其与2018年8月26日发生的强磁暴事件有关。这次磁暴事件发生后,北京上空电离层TEC中8小时、12小时潮汐波的增强早于24小时潮汐波的增强。结合迁移潮汐波的振幅变化情况,我们认为此次磁暴期间存在迁移潮汐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可能是导致磁暴发生后24小时潮汐波振幅异常增大的原因。

大气观测;电离层;潮汐波;振荡特征

武汉大学

硕士

空间物理学

龚韵

2022

中文

P412.294

2022-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