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外源水杨酸对红花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HYSA的影响

邬佩宏
河南科技学院
引用
红花是一种国内外广为使用的药材,因其在活血化瘀、通经和镇定止痛方面有良好疗效,而被广泛应用到临床的治疗上。随着红花市场需求逐年增大,红花现有种植面积有限,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探究出高产优质高效的红花栽培技术对红花生产有重要意义。外源水杨酸(SA)对植物生长、生理特性、次生代谢活动等均有调节作用。本研究以“百农红花1号(BH-1)”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0mmol/L(CK)、0.5mmol/L(T1)、1mmol/L(T2)、2mmol/L(T3)、4mmol/L(T4)和6mmol/L(T5)的SA分别对红花苗期和抽薹后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红花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生理特性、农艺性状、产量以及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确定适合红花生长的SA最佳喷施时期和浓度,探索SA对红花产量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红花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喷施不同浓度SA,对红花的光合特性影响差异不一,但趋势相同,随着SA浓度的升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苗期喷施1mmol·L-1的SA时,红花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为最高值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抽薹后期喷施2mmol·L-1的SA时,红花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均为最高值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说明在苗期喷施1mmol·L-1的SA更有利于红花光合作用的提高,而在抽薹后期喷施2mmol·L-1的SA也有利于红花光合作用的提高。SA处理后对红花光合午休现象有明显减缓效果,以此提高光合作用物质积累效果。且在苗期1mmol·L-1的SA时,红花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抽薹后期在2mmol·L-1的SA时,红花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说明喷施SA有利于红花叶绿素的合成与积累,提高红花光合作用。  2.苗期喷施1mmol·L-1SA提高了红花叶片最大光合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说明苗期喷施SA能提高PSⅡ的光能转化效率和提高PSⅡ的潜在活性,降低热耗散,以此来提高红花的光合作用。抽薹后期用2mmol·L-1SA处理红花有效提高了红花叶片最大光合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说明抽薹后期喷施SA能提高PSⅡ的光能转化效率,提高PSⅡ的潜在活性,降低热耗散,以此来促进红花的光合作用。  3.苗期喷施1mmol·L-1SA和抽薹后期喷施2mmol·L-1SA都能够促进红花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但超过一定浓度范围SA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作用逐渐降低,甚至可能抑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苗期喷施1mmol·L-1SA和抽薹后期喷施2mmol·L-1SA均显著抑制了丙二醛的积累,且显著降低了相对电导率。说明SA可以通过提高红花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丙二醛积累,来缓解膜质过氧化造成的光合系统破坏,从而提高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利于红花生长发育。  4.在苗期和抽薹后期喷施SA对红花生长、株高、主茎高、总果球数、有效果球数、一级分枝、顶果球直径和顶果球着粒数均有显著提高,苗期喷施SA促进效果更显著。苗期喷施1mmol·L-1SA和抽薹后期喷施2mmol·L-1SA可提高红花籽粒产量和花产量。在苗期喷施2mmol·L-1SA时,提高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含量,而抽薹后期喷施SA对红花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含量积累效果不显著。说明喷施SA能促进红花生长及相关物质积累,提高种子和花产量,苗期喷施SA更有利于HYSA的含量提高。

红花;水杨酸;生理特性;农艺性状;羟基红花黄色素A

河南科技学院

硕士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孟丽

2022

中文

S567

2022-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