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仪式与表演:“网抑云”的情感共振与圈群化传播

张又川
重庆工商大学
引用
“网抑云”概念源于“梗”,由网易云音乐的谐音转化而来,其中“抑”指代抑郁、忧郁的意思。最初,网易云以“音乐社交”出道,鼓励用户在歌曲评论区留言,此时部分评论文字包含抑郁情绪,因颇有文艺意味而被发扬。后来,丧文化逐渐流行,部分网易云用户为了博关注、引流量,以“抑郁”的人设在评论区搬运“丧”式话语,“人均抑郁症”成为网易云社区的突出表征,进而网易云得名为“网抑云”。  本文试图将“网抑云”纳入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范畴,旨在从文化研究和舆情治理新视角切入,以数据统计、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网络民族志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探究“网抑云”现象为何流行、“丧”情绪的情感共振和传播特点、“云圈”圈群构建特点、“网抑云”群体的反叛与抗争,从而进一步提出让“网抑云”成为“网愈云”的建议与策略。  “网抑云”现象诞生于网易云音乐社区,是纯依托于网络新闻媒体而产生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包括新媒体技术的赋权、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与表演和当下社会转型期的群体焦虑心态。  为进一步测定“网抑云”现象中“丧”情绪指标,本文随机选取网易云2021年5月10日四大排行榜歌曲的精彩评论做情绪测定,共收集到500首热门歌曲,累计5415条网易云热评,情绪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网易云热评的整体情绪倾向、负面情绪强度和共振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一是网易云热评以中性情绪为主导,但负面情绪评论数量高于正面情绪评论数量;二是网易云热评中负面情绪评论情绪强度较低;三是网易云热评中负面情绪评论普遍存在,但负面情绪共振较为集中。  同时,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深度访谈15名“网抑云”者,发现夜晚是“网抑云”群体进行仪式活动的约定俗成,他们在“丧”情绪传播的狂欢中流露出集体性创伤性记忆。  “云圈”是“网抑云”群体通过风格、认同和场景三者构建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圈群。风格方面,“云圈”以“丧”情绪为主导,并与其他网络圈群相交叉,例如古风圈群、电影圈群等,故部分话语表达呈现诗性话语。认同方面,“网抑云”群体喜欢用自贬身份的方式表达意涵,但同时又正能量的回复其他“网抑云”者,安抚着彼此,形成“云圈”归属感。场景方面,“网抑云”群体以网易云音乐APP为“场”,聚集了“网抑云”现象为“景”,建立起逃离“角色”型社会期待、脱离“理性-经济人”的音乐乌托邦。  “网抑云”群体是一种带有美学色彩的、在表演和仪式中以情感为纽带的短暂联盟。与传统青年亚文化相比,“网抑云”群体的仪式性反叛色彩明显弱化,但同样经历着自我压力和社会抗争。自我抗争方面,日常生活中“网抑云”群体通常以回避状态面对此话题,或不断进行自我“丧”情绪排解;同时由于网络社区“在线”与“离线”的原因,语境的不同使“网抑云”群体隐秘了起来。社会抗争方面,一是某种程度上“丧”式话语与官方正能量话语存在话语争夺,二是“网抑云”群体以“弱者的武器”的形式反映社会问题,三是“网抑云”群体面临着污名化抗争。  “网抑云”现象有利有弊。一方面,“网抑云”群体通过网易云平台宣泄负面情绪以释放情感压力,从而获得解脱与救赎。另一方面,长期处于“网抑云”状态,容易陷入网易“迷云”,极不利于个体成长和中国青年群体发展,并为政府舆情治理带来挑战。基于此,本文试图站在理解“网抑云”群体的立场上,认为网易云平台需划分正能量传播功能区、形成健康评论筛选机制和健全情绪疏导机制,致力于打造“网愈云”音乐社区,努力消解“丧”情绪传播。

网抑云;情感共振;网络圈群;舆论引导

重庆工商大学

硕士

传播学

王仕勇

2022

中文

G206

202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