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概况评价:中国社会工作介入长期照护老人心理问题的证据整理研究

喻成林
四川外国语大学
引用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迅速来临,未来30年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多学科的交叉问题,老年人长期照护作为老龄化社会中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满足长照老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不仅仅将照护停留在生理方面照料,更多提供老人心理方面的照护也逐渐成为长期照护服务中的重要话题。在这一背景下,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都积极参与到老年人长期照护实务中,探索运用专业方法进行介入,在不断探索实践中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逐渐受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青睐。专业的社会工作凭借其科学的专业方法及完整的操作规范等独特优势,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内专业化发展进程,也正逐步走进长期照护领域的视野内并在不断增加权重。  社会工作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其专业的干预方法,对长期照护老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干预,其中心理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同时在现实中也困扰着大量的服务对象,尽管社会工作在老年人长期照护领域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但社会工作者并不经常依据最佳证据指导决策和实践,服务的效果极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水平和素质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国内一些学者逐步开始用循证视角研究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社会工作干预方法,并形成了一些证据,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一领域干预方法的全面整理尚未出现,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队于这一领域的发展仍然不清楚。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采用PRISMA发布的概况评价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当前各大数据库已发表的老人在长期照护中接受专业社会工作干预方法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采用PICOS原则将证据中关键信息进行提炼,并转化为实务者和研究者可以进行决策依据的证据指引,最终还将使用证据映射的方式形成证据地图,对证据分布情况进行展示。通过本文所采用的概况评价的方式对现有证据进行整理,发现目前存在RCT级别以上的证据共存在69篇证据,共分为8种专业干预方法,对长期照护老人10种不同的心理问题产生了效果。本文对全部的证据进行了详细说明,将回答现有长期照护老人心理问题方面,专业社会工作的干预方法的证据中哪些干预是正效的;哪些干预是负效的;哪些干预是无效的,哪种干预方法针对某种心理问题有显著的效果,哪些干预方法是本研究中所推荐使用的。本文希望通过这样的证据指引能为长期照护领域社会工作者匹配老人服务对象个体特性与专业技能结合的“最佳研究证据”,进而做出最佳实践决策,进而达到最佳干预效果,促进长期照护老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社会工作;老年人;长期照护;心理健康

四川外国语大学

硕士

社会工作

童峰

2021

中文

C916

2022-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