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以四川省CX县为例

周妮
西南政法大学
引用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以及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在新时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亟需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模式。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2。四川省CX县是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个缩影,它挖掘利用深厚的县域文化底蕴,引导活跃的社会力量供给助力,在严肃活泼的氛围下,打造了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县,推动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本文结合调研,首先对社会力量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社会力量进行分类,以合作治理理论、政府职能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其次,将四川省CX县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际,即参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参与政府投资文化设施运作、兴办服务社会的文化实体、参与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等情况作为实证研究内容,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该县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具体项目案例进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治理分析。剖析出了四川省CX县主要是通过依照“两需”进行规划指导、三种模式筹措资金扶持、加强服务能力全过程培育等经验做法,基本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多元主体的功能互补、更好地满足了该县群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以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  与此同时,发现CX县政府引导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公共文化服务价值导向引领不足,社会力量公共精神缺乏;准入退出不规范,社会力量发展空间受限;政社关系网络不稳定,社会力量供给服务断续化明显等。于是,进一步探讨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发现在理念意识上,政府还囿于传统基层公共文化事业管理认知;在队伍能力上,社会力量发育不足形成了内在的约束;在体制机制上,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供给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尚未形成。最后,鉴于四川省CX县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以此为基,以小见大地提出了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包括准确界定政府与社会力量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角色、加大对社会力量多方面的激励与培育、建立健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供给的长效机制。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社会参与;政府引导

西南政法大学

硕士

政治学

宋玉波

2022

中文

G249.2

2022-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