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奥古斯特·倍倍尔的妇女解放理论研究

李沾意
西南政法大学
引用
早期人们没有把妇女问题当作社会问题,也就没有意识到女性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必然就没有把妇女问题作为社会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两者各自单体运行,结果都没有找到解决根源问题的办法。倍倍尔的《妇女和社会主义》将妇女运动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从而填补了这一空缺,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妇女问题的著作。为了写这本书,倍倍尔阅读和查证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吸收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妇女的历史生活图景的内容。倍倍尔在书中多方面运用统计数字作对比,将妇女受到压迫的原因数据化呈现,以求探寻妇女问题的根源。在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妇女问题和社会问题具有基本的一致性,只有将妇女问题和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消除阶级壁垒构建社会主义,才能在稳定的社会制度中激发妇女自身的潜能,为妇女解放争取现实的途径。  倍倍尔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中吸取氏族发展的精髓,看到了摩尔根对妇女地位的初步肯定,并将此其作为《妇女与社会主义》的历史依据,根据摩尔根对于共产制度的阐述,将共产制度理论和妇女解放理论相结合。同时,倍倍尔又辩证地吸收了傅立叶的社会主义,剔除了其空想的部分,吸纳其中的可实践的内容,并结合社会主义思想将其运用到妇女解放的实践之中。此外,倍倍尔还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妇女理论,认同私有制是造成妇女被压迫的总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启发下,重新定义了妇女理论。  女性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重要步骤,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前提所在。问题存在本身即为问题,妇女和工人在被压迫的性质上有着基本的一致性,同阶级问题相同,女性问题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两性关系,过去为了实现生存的目标,男女性之间基于生理和心理的差异以简单的分工协作进行生产。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过剩之后的私有制致使种群之间开始产生阶级分化,阶级带来的生存状态的差异,促使高阶级的人群想要长久的保有阶级层态。反之,低阶级人群则欲改变这种阶层差距。随着时间的推演,曾经促进过人类发展的这种阶级形态,已经变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而被人们所排斥。有阶级就会有压迫,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达到极限,人们的革命意识觉醒,世界各国几乎同时期出现了革命运动,革命解放运动达至高潮。而作为占据人类种群一半数量的女性也逐渐觉醒,努力争取自身的权益,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随之而来。

奥古斯特·倍倍尔;妇女解放理论;社会主义

西南政法大学

硕士

马克思主义哲学

张立达

2021

中文

D440

2022-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