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南海北部近海两种水母分子鉴定及其胶原蛋白活性研究

杜崇
烟台大学
引用
近年来,我国近海海域水母暴发事件频繁发生,水母暴发不仅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同时对海洋渔业、临港工业以及旅游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引起政府及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水母构造简单,易受多样复杂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而使水母的形态特征发生微小变化,通过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难以实现水母物种的鉴定问题,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则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提高水母定种效率和准确率。同时,随着对水母组成成分及其功能的深入研究,水母开发与高效利用对于水母灾害治理、促进灾害种的综合利用、稳定海洋环境生态平衡、增加当地渔民渔业收入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  本研究对南海北部近海海域的两种大型水母进行分子鉴定。基于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基因(16Sr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海口海域水母与东太平洋鞭腕水母(Acromitusflagellatus)相似性为97.5%,琼海海域水母与波利尼西亚海域仙后水母(Cassiopeaxamachana)相似性达到99.6%。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基因(COⅠ)和16SrR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海口海域水母与鞭腕水母聚为一支,而琼海海域水母与仙后水母亲缘关系近。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本研究证实海口海域水母为鞭腕水母,琼海海域水母为仙后水母。  采用酶提取法对鞭腕水母和仙后水母的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和纯化,制备出固体絮状蛋白,并对所提取胶原蛋白进行理化性质探究。酶法制备的胶原蛋白与Ⅰ型胶原类似。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鞭腕水母和仙后水母均含有α链和β链,β链的含量大于α链,并且图谱条带较为清晰;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均说明水母胶原蛋白保留了三螺旋结构;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甘氨酸含量最高约占到总氨基酸含量的三分之一,组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较少;鞭腕水母热变性温度和热收缩温度分别为35.2℃、56.1℃,仙后水母热变性温度和热收缩温度分别为35.6℃、58.5℃。  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估水母胶原蛋白体外抗氧化能力。探究胶原蛋白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形态和增殖活性,并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从细胞水平上研究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鞭腕水母胶原蛋白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IC50分别为12.7mg/mL﹑3.77mg/mL,仙后水母胶原蛋白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IC50分别为16.39mg/mL﹑5.42mg/mL,说明两种胶原蛋白在清除自由基方面有一定的活性。基于细胞活性研究,两种水母胶原蛋白均不会改变Hacat细胞形态,并在最适浓度(25μg/mL)下两种水母胶原蛋白有最大细胞增值率,并能提高细胞SOD活力,降低细胞MDA含量。

近海海域;鞭腕水母;仙后水母;分子鉴定;胶原蛋白

烟台大学

硕士

海洋生物学

董志军;贺君

2022

中文

Q958.8

2022-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