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江南丘陵区双季稻田水分管理研究

唐彬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引用
比较研究江南丘陵双季稻区不同水分管理对稻田耗水特征、作物生产力以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优化不同水源和灌溉条件下的水分管理模式,建立相应管理技术的前提。本文依托9 年水分管理长期定位试验,系统比较了不同水分管理下的土壤生态环境、稻田耗水特征以及作物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探讨了不同水源和灌溉条件下早晚稻生产适宜的水分管理模式。结论如下: (1)水分管理对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及物理性状产生了明显影响。淹灌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容重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多,持水力强,田间持水量最高,有利于保蓄水分和养分;同时昼泥温低,变化平缓。而天灌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低,容重大,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少,持水力弱,田间持水量最低,不利于保蓄水分和养分;同时昼泥温高,变化快。湿灌与配灌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及物理性状比较接近,保水保肥性和昼泥温变化介于中间。 (2)早稻生产淹灌耗水量和日平均耗水速率最低,灌水量多于湿灌和天灌,明显少于配灌,农业用水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与湿灌差不多,低于天灌,高于配灌。可通过提高水管理技术水平,减少排水次数和排水量,充分利用雨水来减少灌溉量,进一步提高各处理(天灌除外)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淹灌较深水层有利于缓解天气骤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其高峰期叶面积、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总量以及产量较其他处理均略有增加,多年平均产量比配灌、天灌和湿灌高148、317 和390 kg·hm-2。对于降水丰富的早稻生产,最适宜选用淹灌模式。不过对于水源条件差和灌溉无保障的稻田,可采用天灌模式。 (3)晚稻生产耗水量、日平均耗水速率以及灌水量均以配灌最高,天灌最低,淹灌略高于湿灌。天灌、淹灌和湿灌的叶片光合速率与高峰值叶面积较配灌明显降低,不过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除天灌较配灌明显降低外,淹灌和湿灌较配灌均无明显降低,其中湿灌降低更少。而农业用水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天灌、淹灌和湿灌较配灌明显增高。对于干旱严重的晚稻生产,最适宜选用湿灌模式。与配灌相比,湿灌能节约灌溉用水量32.9%。不过晚稻生产还应考虑区域具体的水源和灌溉条件,在水源充足和灌溉条件非常好的区域,为了提高产量,宜选用配灌模式。在水源条件差和灌溉无保障的稻田,不能依赖雨养进行晚稻生产。

水分管理;水稻;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土壤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硕士

生态学

谢小立;王凯荣

2007

中文

S511.07

65

2007-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