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模因论视角下谐音梗传播研究

苏州
上海师范大学
引用
模因理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并且体系完整的理论工具,它为解释语言现象的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它能更深入地解释网络语言文化现象,并分析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对我们而言是无用的、无关紧要的,甚至是有害的语言模因为何也受到我们的青睐,能够大范围的流行,而有些网络语言却做不到。谐音梗是一种与某些热点事件密切相关,在特定的语境中,利用某些同音异义的词语来代替原词,以产生幽默效果、达到娱乐目的语言现象。谐音梗由线上、线下受众共同创造,并以网络作为最主要的传播渠道,具有结构简洁,便于记忆、非通用性、生命周期短、表意特征明显、受众参与度高等特点。不同的谐音梗之间内容、风格各异,它们不仅体现了网络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折射与反映。谐音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仅流行于网络中,还会逐渐渗透到线下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谐音梗独特的传播方式也为其他类型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还可以为其他类型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从宏观的角度看,它还有助于我们探寻现在这个时代的网民的心理状态,甚至能够呈现出社会样貌。  谐音梗具有明显的正负效应。谐音梗的创造、使用、传播和解读真正体现了新媒体时代话语权向受众的转移,反映了时代的进程;另一方面它在品牌营销活动中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谐音梗对于规范语言的冲击、低俗化倾向等负面效用也不容忽视。要利用好谐音梗,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从模因的视角切入,分析了谐音梗产生、发展、传播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谐音梗的正负效应。对其负面效应提出了规范谐音梗使用的可行性措施,为充分利用好谐音梗这种特殊载体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提出了建议。

谐音梗;网络传播;模因论

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

传播学

金定海

2022

中文

G206

2022-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