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成人心肺复苏术后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崔伟强
河南科技大学
引用
背景: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滞或者中止,是目前临床最紧急的一种危险状态,如果处理得及时,多会迅速出现继发的呼吸停止,造成对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大脑的不可逆性损害,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心脏骤停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不可预知、致死致残率高、治疗效果差等突出特点。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RP)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是促使患者心跳呼吸恢复以及大脑血液供应恢复的核心技术。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操作可以在保证机体基本的血液循环、生命活动必需的血氧供应基础之上,促进患者心跳、自主呼吸功能的尽快恢复,提供脑部血液供应,为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对提升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起到决定性作用。  然而,尽管医学界为之倾注了大量精力,但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偏低、复苏成功后患者总体预后差的情况并未得到实质性地改善。目前诸多研究,多聚焦于心跳、血压、中心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笔者通过急诊科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中,机体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凝血功能状态改变、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影响着心肺复苏的治疗。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紊乱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明确此类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对心肺复苏标准的制定和提升心肺复苏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明确心跳呼吸骤停并得到及时有效心肺复苏救治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改变,为改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9年~2021年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经心肺复苏后住院患者34例病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院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心脏骤停后3小时内完成血栓弹力图检查及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对照组行血栓弹力图及常规凝血功能检测。  结果:两组血栓弹力图结果及常规凝血指标显示,R值与PT、APTT呈正相关,K值与FBG、PLT呈负相关,Angle与FBG、PLT呈正相关,MA与FBG、PLT呈正相关;观察组患者的PT、FBG、PLT、R、K、M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种导致的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住院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R,K,Angle,MA)及常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BG、PLT)均提示心肺复苏术后患者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及纤溶功能相对不足,但不同病种相互之间对比,对应指标P值均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肺复苏患者在心脏骤停后迅速发生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液出现高凝状态,纤溶活性绝对或相对不足。不同病因所致的心脏骤停并心肺复苏患者凝血-纤溶状态无明显组间差异。

心肺复苏;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成功率

河南科技大学

硕士

急诊医学

陆兆丰

2021

中文

R459.7

2022-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