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国礼瓷解析

刘琼
景德镇陶瓷大学
引用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重要象征之一,在中外器物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早在唐朝时期,陶瓷就作为礼品多次出现在对外交往和对内赏赐中,成为联络情感的重要器物产品。明清时期,伴随着专门为皇家生产瓷器的御窑厂的出现,瓷器在对外馈赠中更具有重要地位,且延续到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瓷器依旧是外交场合的重要礼品,国礼瓷作为陶瓷产品的特殊类型,见证了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历史时刻。  国礼瓷是国家意愿的物象化表达,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从产品设计、造型、釉色等方面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国礼瓷进行解读与分析。基于实践论的视角分析国礼瓷制作中的中国文化和受赠国文化在设计理念中的体现及其价值,说明了国礼瓷产品风格中的唯物主义认识与作为生产对象基于实践需求的结合,国礼瓷生产是精神的物质表达;基于主体论的视角,探究了国礼瓷制作选用与赠送过程中的能动性、主体性、动态性与多样性原则;基于认识论的视角,论述了国礼瓷是有目的性的国家活动,肯定了国礼瓷在承载国家形象,增进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国礼瓷进行解析,不仅能够丰富国礼瓷研究的学术内容,还可以从哲学高度认知国礼瓷的重要意义,为相关领域学术研究提供借鉴,进而为新时期多元国礼瓷制作、选用、赠与等提供理论支撑。

国礼瓷;物质观;能动性;国家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硕士

哲学

李松杰

2021

中文

B0-0

2022-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