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不可知论批判

牛凤
燕山大学
引用
不可知论作为一个古老且神秘的哲学话题,常述常新,在人类思想史上展现出独特魅力。巴门尼德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原理深刻影响了后世哲学,恩格斯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确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可知论内在于哲学基本问题是哲学家们无法绕开的一个哲学基点。  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论文首先将不可知论置于认识论范畴加以考察,对不可知论的认识论困境进行审视,不可知论的哲学实质隶属认识论,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夸大人类思维的非至上性,将相对主义和经验主义极端化;其次,从历史维度对不可知论嬗变过程加以耙梳。从古代哲学不可知论到近代休谟、康德的不可知论,以及现代哲学不可知论,观点各异,纷争高下。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不可知论进行了批判,本质而言是不成功的,不可知论如同处在玻璃瓶中始终找不到摆脱困境的出口;再次,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场,从主体和客体视野对不可知论展开讨论。不可知论否认客体被认识的可能性,对认识主体性的错误规定造成认识主体性失落;最后,不可知论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独到而犀利的认识视角,指认实践是摆脱不可知论的必由之路,不可知论作为认识论问题标示着思维和存在的交互关系,实践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开辟了合理解决不可知论困难的新路向,打通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壁垒。实践作为勘破不可知论的不二法门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人通过社会关系达成意识通约,社会实践是一个动态过程,思维与存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构成对象性关系,科学实证有效祛除不可知论的神秘主义色彩,哲学与科学的联袂在现实层面对不可知论祛魅。  论文运用逻辑分析法,概括了不可知论的认识论实质、认识论根源以及自身困境;采用历史分析法,对不可知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总结以往哲学家破解不可知论的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为依托,对不可知论展开批判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知论;实践过程

燕山大学

硕士

哲学

闫顺利

2021

中文

B0-0

2021-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