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桂林抗战文化城戏剧民族化及美学研究

吴柄铄
广西大学
引用
抗战期间,戏剧肩负起文化抗战的历史使命,推动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桂林作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大批戏剧工作者来到桂林,开展戏剧运动,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舞台实践都呈现出戏剧民族化倾向。桂林地区的戏剧,在话剧与戏曲的互鉴中,彰显了民族精神,促进桂林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政治作用。战争环境下,桂林城的戏剧也不乏审美趣味,既有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也有中国古典美学的表达,戏剧思想和舞台形式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本文从美学视角,分析桂林戏剧的民族美学,并结合戏剧文本和戏剧理念,展现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民族戏剧之美。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梳理前人的文献研究,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中国戏剧民族化背景,从三个层面阐释戏剧民族化内涵,分析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形成,民族危机催生戏剧民族化探索。第三章分析桂林代表戏剧家的戏剧创作和戏剧实践,考察桂林抗战文化城演剧活动及戏剧运动,包括桂林城的戏剧团体、戏剧刊物以及“民族形式”争论,把握抗战时期戏剧民族化倾向。第四章探索戏剧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民族化改造,桂林城戏剧在舞台艺术和戏剧内涵上的创新,展现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在戏剧中的发扬。第五章以戏剧艺术为主体,进一步分析桂林戏剧美学思想的民族化,深入解读中国戏剧的民族特色,探索戏剧的美学精神。本文将桂林抗战文化城戏剧作为研究对象,从美学角度创新对桂林抗战文化城戏剧民族化研究,以求更深入地展现桂林文化城的戏剧魅力和美学价值。

抗战时期;桂林抗战文化城;戏剧民族化;美学思想;审美趣味

广西大学

硕士

哲学

张明学

2021

中文

B83-09(2);K265

2021-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