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以“感”为中心的唯识学认识论探析

卢颖
广西大学
引用
在中国哲学史语境中,佛教哲学业已成为中国哲学史隋唐哲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隋唐哲学的主体,就是隋唐佛教哲学。其中,唯识宗、唯识学的思想体系由唐代僧人玄奘西行印度带回大量佛经进行翻译后创立并盛行,其义理复杂晦涩,后传渐少。但近代逐渐兴起复兴之风。唯识学不仅是构筑了一个彼岸世界,也对此岸世界——也就是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与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分析。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以“感”为中心,从唯识学的系统结构出发,对感的前提、感的产生、感的消失等不同阶段进行解析,最终达到以“感”这一命题为切入点,希冀对唯识学认识论获得更具现代性话语的哲学解释这一目的。  “感”首先是人与世界的一个交互,所以首先要厘清“感”产生的第一大前提,也就是唯识学中的物质观和世界观,物质和人在唯识学的系统理论中是如何产生。唯识学,所唯之识,既是了别义,也是唯八识或唯阿赖耶识。在唯识宗语境,世界万物都是由阿赖耶识公正、永恒流转地构成。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内含藏着种子,种子分两种,一是共相种子,二是不共相种子。在玄奘弟子窥基的著述中,共相种子就是众生阿赖耶识共同具有的种子,由这类种子能够生起、变现共同为众生全体所能感受觉知的对象境。唯识宗认为,每个人的阿赖耶识虽然都在变现出不一样的世界内容,但是,他们却会变现出相似共同的东西,诸如,山河大地、石头瓦砾、国土林木等。不共相种子,就是所有自心变现的,也即自己内心的感觉机制,自己能用,别人不能受用。有了种子,有了各种条件,物质世界和人就得以生起。  其次,论及人与世界通过何种机制进行交互进而产生人们通常意义上的感受、感触等心理现象。既然解释了人与世界、物质的产生,那么接下来就到了人与物互相交感的过程。缘起思想解释了各种事物不是独立的,而是依据各种条件而生起。那么人类的感觉,进而到喜怒哀乐的感情,就是由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感形成。在唯识学中,这是识与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境就是识的认取对象。识不离境,境不离识。这是唯识学对认识机制、对心境关系的主张。  最后讨论“感”如何消失,在什么时候消失等。分为前五识不生起、第六识不生起、以及最后转识成智之后几种情况。中国哲学中对“感”的讨论各家各派都有不同,但唯识学以其独特的八识结构来融通解释,甚至可以深入分析到人的心理层次结构,相较于中国哲学其他流派重在体悟而不重理论体系建构来说,确有其独到之处。即使在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唯识学也能继续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历久弥新。  但我们也要看到唯识学毕竟是植根于佛教也即植根于宗教背景的思想学系,其中混杂一些囿于古人想象而不能实证之处、囿于当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合科学之处等,这便需要我们在如今的研究中要加以注意,以更客观、更科学的角度去审视唯识学的价值。

唯识学;认识论;物质观;世界观

广西大学

硕士

哲学

袁经文

2021

中文

B946.3

2021-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