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西藏“三农”信贷政策效果研究——以昌都市为例

刘兰
西藏大学
引用
1980年至2020年期间,中央召开了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充分彰显了西藏的特殊性和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西藏的特殊关怀。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是中央优待西藏的集中表现,其中特殊优惠货币信贷政策是优惠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央对于西藏“三农”的优厚待遇和浓情厚谊,促进了西藏三农发展进而成全了西藏同全国一道实现脱贫攻坚的伟业。  本文以公共政策理论为依循,从农牧民、农牧区、农牧业三个层面出发,以昌都为例,评估“三农”信贷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论文梳理了历年来信用贷款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管理办法,深入调研并系统获取了昌都市农牧民可支配收入、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资料。借鉴威廉.N.邓恩政策评价的6个标准建立评估指标,利用2002年至2019年昌都市农牧民可支配收入、涉农贷款余额、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等统计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经实证分析发现,农牧民小额信贷政策对农牧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有正向促进作用,每增加1个单位的小额信用贷款,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增加0.649个单位,成效显著;涉农企业贷款投入对昌都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有正向影响,每增加1个单位的涉农企业贷款昌都市第一产业GDP增加0.215个单位;“三农”信贷政策为政府对农牧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资金支持,对昌都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调研和实证分析,信贷政策在农牧民层面存在政策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执行机构单一,承贷主体实力偏弱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牧民自身原因,如信用记录不良、无致富愿望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贷款,另外一方面是政策壁垒提高了发放贷款(卡)证的门槛,为了提升政策的公平性和覆盖面,建议加强部门合作降低政策壁垒,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农牧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并行---促进金融服务多样化发展。在农牧区层面存在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仍需改善,信贷对农牧区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不够,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对此,提出了持续改善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信贷在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资金支持以及建立农牧民个人信用档案的建议。在农牧业层面存在农业信贷配置效率较低,对促进第一产业增长作用不明显,地方特色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农业本身的生产力水平较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禀赋制约着第一产业经济增长、涉农企业规模制约着信贷的投入,对此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农牧业生产水平,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发展昌都的特色产业的建议。

信贷政策;农牧业;可支配收入

西藏大学

硕士

行政管理

贡秋扎西

2021

中文

F832.43

2021-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