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下肢浅静脉曲张激光灼闭术后再通危险因素分析

段顺
承德医学院
引用
目的:  探讨下肢浅静脉曲张激光灼闭(endovenouslaserablation,EVLA)术后再通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EVLA术后浅静脉再通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  方法:  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因浅静脉曲张行EVLA术治疗的554条下肢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术后12个月,依据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浅静脉是否再通,将所有下肢分为再通组与非再通组。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性别、年龄、患肢部位、临床严重程度(CEAP分级)、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吸烟、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穿静脉瓣膜功能不全(incompetentperforatorvein,IPV)、大隐静脉(greatsaphenousvein,GSV)直径、静脉曲张家族史、术后日均站立时间、术后弹力袜穿戴时间等因素与EVLA术后浅静脉再通的相关性。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求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评估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1.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实际纳入525条下肢,对相应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48条下肢出现浅静脉再通,再通率为9.1%。  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通组与非再通组中临床严重程度(χ2=6.200,P=0.045)、BMI(χ2=6.136,P=0.013)、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χ2=6.780,P=0.009)、IPV(χ2=9.136,P=0.003)、GSV直径(χ2=9.860,P=0.002)、术后弹力袜穿戴时间(χ2=5.510,P=0.019)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0Kg/m2(OR=2.336,95%CI:1.173-4.650,P=0.016)、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OR=2.438,95%CI:1.236-4.809,P=0.010)、合并IPV(OR=2.244,95%CI:1.129-4.461,P=0.021)、GSV直径≥1.0cm(OR=3.125,95%CI:1.517-6.441,P=0.002)、术后弹力袜穿戴时间<3个月(OR=2.227,95%CI:1.106-4.482,P=0.025)是EVLA术后浅静脉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AUC为0.755(95%CI:0.688-0.822,P=0.000),说明该回归模型对EVLA术后浅静脉再通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结论:  BMI≥25.0Kg/m2、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IPV、GSV直径≥1.0cm、术后弹力袜穿戴时间<3个月是EVLA术后浅静脉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术期应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及时发现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浅静脉术后再通率。

下肢浅静脉曲张激光灼闭术;术后再通;临床疗效

承德医学院

硕士

外科学

杨植

2021

中文

R654.4

2021-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