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两种方法制备齐墩果酸纳米混悬剂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程佳慧
承德医学院
引用
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OLA)是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保肝、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抑制肝癌的发展。OLA属于BCSⅣ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纳米混悬剂(nanosuspension,NS)通过多种制备方法将难溶性药物减小至纳米尺寸,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该药物经口服后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采用高压均质法和研磨法制备齐墩果酸纳米混悬剂(OLA-NS),以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为指标筛选OLA-NS的最佳处方组成、优化制备及冻干工艺;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物相表征,测定OLA原料药及OLA-NS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累积溶出度,并考察两种OLA-NS的稳定性;分别灌胃给予大鼠OLA原料药和OLA-NS,比较药动学参数的组间差异,探讨两种制备方法对OLA体内外行为的影响,为OLA口服纳米制剂中制备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目的:  建立OLA含量、累积溶出度及在大鼠血浆中浓度的测定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和研磨法制备OLA-NS,筛选最佳处方及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考察OLA-NS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OLA原料药及两种方法制备的OLA-NS进行药动学研究。  方法:  1.建立HPLC法测定OLA含量及溶出度,并进行方法学考察。  2.分别采用高压均质法和研磨法制备OLA-NS,以粒径和PDI为指标筛选OLA-NS的最佳处方并优化制备工艺,通过比较两种OLA-NS冻干后的粒径变化及外观形态,确定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及比例。  3.测定两种OLA-NS的Zeta电位,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OLA-NS进行表征;测定OLA原料药及OLA-NS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累积溶出度,并对OLA-NS冻干粉进行影响因素考察。  4.建立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OLA浓度;将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OLA原料药和两种方法制备的OLA-NS,以甘草次酸为内标,测定血浆中OLA的浓度;计算相关参数,并比较组间的差异。  结果:  1.采用HPLC法测定OLA的含量,方法专属性强,在8.517~102.2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为Y=5.1432X+3.5346(r=0.9992),回收率为97.21~102.51%,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符合要求。HPLC测定OLA溶出度,方法专属性强,回归方程为Y=5.1716X+0.6794(r=0.9997),线性范围为2.044~40.880μg/mL,回收率为100.93~103.32%,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符合要求。  2.以OLA-NS的粒径和PDI为评价指标,筛选稳定剂种类及比例,确定最佳处方组成为OLA:泊洛沙姆407(PLX-407):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00:100:1。为使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粒径相同、PDI较小的OLA-NS,研磨法考察研磨转速和时间、高压均质法考察均质压力及时间的影响,并优化制备工艺,最终确定高压均质法的制备工艺为:OLA原料药的质量浓度为3%,200bar、500bar、800bar、1000bar分别均质4min;研磨法的制备工艺为:OLA原料药的质量浓度为3%,粗混悬液和0.4~0.6mm氧化锆珠体积比1:1,正转(450r·min-1)3min-停2min-反转(450r·min-1)3min-停2min,研磨时间为120min。比较两种OLA-NS冻干后的粒径变化及外观形态,筛选冻干效果较为理想的保护剂种类及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以2%麦芽糖+3%甘露醇为保护剂时,两种OLA-NS冻干粉的粒径相近且较小,约350nm。  3.研磨法制备的OLA-NS(OLA-NS-Y)和高压均质法制备的OLA-NS(OLA-NS-G)的Zeta电位分别为(-18.4±0.36)mV和(-21.11±0.45)mV。对OLA原料药、稳定剂、冻干保护剂和两种OLA-NS进行物相表征。TEM结果显示两种OLA-NS形态一致,均显示为棒状结晶,粒径约为300nm;DSC图谱显示两种OLA-NS的图谱一致,均存在OLA原料药、稳定剂PLX-407、冻干保护剂麦芽糖和甘露醇的熔点峰,但难以观察到SDS,可能是因为SDS浓度较低,冻干粉中OLA特征熔点峰的存在说明通过研磨法和高压均质法将OLA纳米化后并未改变其晶型;XRD结果显示,两种OLA-NS的XRD图谱中均可见OLA原料药及稳定剂、冻干保护剂的特征衍射峰,说明制成NS后OLA的晶型并未发生改变,仍以晶体形式存在;由FT-IR图谱可知,两种OLA-NS的FT-IR图谱基本一致,且OLA1691.66cm-1处的C=O和3458.97cm-1处的-OH特征峰均存在,说明并未发生相互作用。以上结果显示,OLA在两种OLA-NS中仍以晶型存在,高压均质法和研磨法并未改变OLA的晶体结构。体外溶出试验结果表明,以纯水为溶出介质时,0~15min时OLA-NS-Y冻干粉溶出较快,15min后OLA-NS-Y冻干粉的累积溶出度约为OLA-NS-G冻干粉的2~3倍;以0.5%SDS水溶液为溶出介质,在0~30min时OLA-NS-G的溶出速度较快,30min后OLA-NS-Y的累积溶出度略高,120min时累积溶出度均达到80%左右;以模拟肠液(FaSSIF-V2)为溶出介质时,OLA-NS-G在0~10min溶出较快,15min后趋于平稳,120min时的累积溶出度达到11.52%,约为OLA-NS-Y的1/2;OLA在纯水和FaSSIF-V2中几乎不溶。两种方法制备的OLA-NS可显著提高OLA原料药的溶出度,且OLA-NS-Y的溶出行为均优于OLA-NS-G。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发现,高温和高湿条件下两种OLA-NS冻干粉均出现轻微结块,OLA-NS-Y冻干粉的溶出度在高温条件下变化较大,OLA-NS-Y冻干粉吸湿性较强,两种冻干粉的粒径及OLA-NS-Y冻干粉的PDI易受湿度影响;强光条件下两种OLA-NS冻干粉的外观、含量、溶出度、粒径及PDI等变化均较小,因此OLA-NS冻干粉在储存过程应着重注意避免较高温度和湿度,选择低温,干燥的贮存环境。  4.以甘草次酸为内标,建立了大鼠血浆中OLA浓度的UPLC-MS/MS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方程为Y=1225.98310X+5597.33052(r=0.99980),线性范围为4.088~1635.200ng/mL,最低定量限为4.088ng/mL;低(10.220ng/mL)、中(204.400ng/mL)、高(1226.400ng/mL)浓度QC样品准确度在0.89%~7.33%之间;QC样品及甘草次酸的基质效应为91.30%~101.42%,提取回收率在93.89%~96.75%之间;精密度及稳定性RSD均小于8%,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药物动力学研究显示,将OLA制成NS可显著缩短达峰时间、提高达峰浓度,OLA-NS-G、OLA-NS-Y血药浓度均不同程度的高于OLA原料药,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38.43%和473.01%;统计学分析发现OLA-NS组与原料药组的多个参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lt;0.05)。  结论:  建立的HPLC和UPLC-MS/MS分析方法可用于样品中OLA的测定。采用高压均质法和研磨法制备的OLA-NS可显著提高OLA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且OLA-NS-Y展现出更大的优势。

纳米混悬剂;齐墩果酸;高压均质法;研磨法;药物动力学

承德医学院

硕士

中药学

刘喜纲;常金花

2021

中文

R283.6

2021-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