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民国时期贵州医学教育研究

裴若君
贵州师范大学
引用
本文从历史学、医学史和教育史三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史料详细梳理了民国时期贵州中西医教育活动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中西医教育活动的教育形式、内容、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此时期的医学教育活动进行了总体评价,从而对民国时期贵州的医学教育发展过程有了清晰的历史定位,加深对民国时期贵州社会与文化的历史认识。围绕民国时期贵州的医学教育活动,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梳理了明至清时期,官方的医学教育制度、贵州地区“医学”机构建置的变迁以及晚清贵州医学教育观念的转变。第二章介绍了民国时期贵州地区中医教育的发展过程,民间医学教育活动以家传、师承和自学医学教育形式为主,官方由贵州省国医分馆主办了中医训练班;教育活动内容上,传统中医教育主要是研读医书、学习医案与方书,以及从师实践与请教,到民国时期开始分科教学。第三章分析了民国时期贵州西医教育的发展历程、形式、内容及特点,民国时期西医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医院和政府办的培训班、学校教育等,教育活动的内容是按照教育目的、社会需要和时人的观念培养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专业人才。结语部分对民国时期贵州医学教育进行评价,认为社会文化是医学教育发展演变的土壤。民国时期贵州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既是近代教育转型的内容和表现,也是近代社会文化转变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文化转变的推动力量。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民国以前贵州的医学教育概况的梳理,将中央制度和地方医学教育制度结合起来思考,并结合其他地区制度的实行,以期对民国以前贵州的医学教育概况有一个立体的认识;二是对中医教育进行研究时,由于传统中医教育方式留下的史料较少,笔者从受教育者角度出发,对民国时期贵州的中医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及特点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些不同于学界以往的研究观点;三是从宏观视角,结合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过程,认识民国时期纷繁复杂的西医教育活动内容,从而使民国贵州西医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有了清晰定位。

民国时期;医学教育;课程体系

贵州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史

胡安徽

2021

中文

G40-09

2021-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