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新时代大学生人民幸福观教育研究

汪功平
闽南师范大学
引用
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愿景与向往,是人类世代相续的梦想和追寻。自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以来,人民幸福迅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热点。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根本标志和最终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价值理念,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和根本确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本原初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立论基础,分别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探究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发生逻辑,在此基础上阐释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新时代大学生人民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而且具有现实中的必要性,清晰地呈现出时代性、综合性、实践性和针对性这四大鲜明特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教育劳动奉献教育,构成了新时代大学生人民幸福观教育的核心要件和主要内容。如何推动新时代大学生人民幸福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我们在问题意识中把握新时代高校人民幸福观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总体上看,高校人民幸福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教育的结果缺乏有效性,教育的方法缺乏创新性,教育的目标缺乏针对性。教育观念和意识的淡薄,教育的大思政格局不高,教育的联动力量不够,教育的文化不浓厚,是影响和制约高校人民幸福观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要素。新时代大学生人民幸福观教育要明确教育的目标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科学指导,遵循教育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起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四维一体”的教育合力,提升新时代大学生人民幸福观教育的效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人民幸福观;思想政治教育

闽南师范大学

硕士

思想政治教育

吴学兵

2021

中文

G641

2021-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