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与时代新人培育研究

李雨
闽南师范大学
引用
劳动幸福是一种客观状态,它是指人通过劳动使自己的类本质得到确证,在劳动过程中期待幸福、追求幸福、感受幸福,创造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得到的深层愉悦体验。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关于劳动实现人类幸福的科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的劳动、幸福、自由等问题本质的探求。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具有实践性、人民性、社会性和批判性等特征,其核心内涵秉承“劳动创造幸福以及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现象的根源,从劳动哲学的角度来探索劳动与幸福的相关性,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灭劳动异化的必要性,探寻全人类实现劳动解放和劳动幸福的科学路径。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深刻把握了劳动哲学的价值逻辑,深刻阐释了劳动本身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了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深刻解析了劳动与幸福的内在联系,对培育时代新人具有目的导向,以劳动促进人的解放、实现人的本质复归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价值导向,引导时代新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劳动幸福观,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具有实践导向,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育时代新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培育时代新人,要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总体要求,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价值性与技能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培养原则,通过强化劳动理论修养、涵养劳动精神、丰富业余劳动体验、创新劳动服务形式等路径达到培养预期。

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时代新人;劳动教育

闽南师范大学

硕士

思想政治教育

吴学兵

2021

中文

A81

2021-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