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地下铁道》的身份问题研究

王璐
河南大学
引用
《地下铁道》是科尔森·怀特黑德第一部直接探讨种族以及黑奴制度的作品,讲述了19世纪中期黑奴少女科拉惊心动魄的逃亡故事,她乘坐“地下铁路”从南方种植园一路北逃,每到一处就要面临全然不同的世界,美国各个州对黑人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无论在哪里,黑奴都会受尽折磨与迫害,不管是伪善地挽留还是暴力地驱赶,似乎只有逃亡没有尽头。本文基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从原型、模拟、反抗空间三个角度分析小说主人公科拉从被黑人同胞边缘化、被奴隶主物化到最终自我意识觉醒,成功建构自我主体身份的艰难历程,由此揭示作者写作意图,抨击奴隶制对家庭、道德以及人性所带来得毁灭性伤害。  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回顾了科尔森·怀特黑德的人生经历与创作生涯,概括介绍《地下铁道》的主要情节,然后梳理了该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中的主要概念,最后解读怀特黑德作为一名非裔美国人的杂交身份以及这样一种身份对他的影响。  论文第一章运用霍米·巴巴的“原型”概念分析了奴隶制时期黑人被他者化的过程,黑奴被固置在“天生的傻瓜”这一原型内,被剥夺人类身份,被迫与家人分离、遗忘非洲文化,被剥夺爱的权利。同时原型的存在也揭示了白人对黑人的矛盾情感,既渴望又害怕,矛盾情感的存在使被殖民者反抗成为可能。在奴隶制的影响下,为了生存,黑人同胞相互残害,种植园内种族关系和人际关系退化到原始状态——科拉被同胞建构成疯女人,被黑人孤立和边缘化,科拉因而面临身份危机。种植园内奴隶主残暴专制,在“逃或者死”的两难选择中,科拉勇敢地踏上追寻自由之路。  第二章运用巴巴的“模拟”概念分析白人殖民者对黑人施行得看似温和实则更残忍的文化同化政策,并由此揭示出在这背后的白人的身份危机。面对白人殖民者的模拟策略,有的黑人外在模拟白人的语言、行为方式、外貌与生活方式,他们或在模拟中迷失自我,忘记黑人身份,或在白面具下苦苦挣扎,渴望白人身份,却又被黑人出身折磨。还有的黑人内化白人的价值观与信仰,并以此为行为准则,成为殖民者的忠实奴仆。然而,科拉作为一位反抗者,在白人的文化同化政策下,她谨慎度日,坚守本心,掌握主动权,并且积极接受教育,打破白人殖民者对黑人的精神桎梏。她放下个人仇恨,尝试回归黑人群体,一步步走向自我身份重建之路。  第三章运用巴巴的“公众空间”概念分析了在瓦伦丁农场,黑人与废奴主义者如何在公共舆论、政治与经济、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展开对白人殖民者的抵抗。此外,运用巴巴的私人空间概念,本章分析了科拉及其他黑人同胞、白人废奴主义者以及同情黑人境遇的普通白人等利用地下铁道对白人殖民者的反抗。最后,在这一部分也详细介绍在瓦伦丁农场这个象征“家”的空间内科拉是如何完成自我主体身份重建的。  最后在结论部分分析作者写作意图,挖掘小说的深层意义。科拉追寻自由与身份的过程,也是她走向自立的过程。地下铁路这样一个壮丽的事业,是由黑人和废奴主义者共同完成的。在美国,黑人想要平等的权利与地位,只能靠他们自己去争取。所以,怀特黑德通过科拉的故事表达出他希望黑人自立的愿望。他希望黑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切,而不是依赖白人,或者是上帝。作为身在美国的非洲人,作为世界历史上一个崭新的存在,黑人将变成什么,并没有先例可循。但是只要黑人团结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起伏、兴衰,即使不知道前路通向哪里,他们可以在跌倒时互相搀扶,一起抵达终点。此外,怀特黑德希望通过这部小说给读者传递一种精神——即使你现在的生活毫无希望,也要相信前面会有一个可供你喘息的地方存在。要在无望的逆境中寻找生机,在黑暗的地下寻找光明。

《地下铁道》;科尔森·怀特黑德;美国文学;小说创作

河南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刘荡荡

2020

中文

I712.074

2021-0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