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董伟业《扬州竹枝词》研究

李松芸
西藏大学
引用
清代的竹枝词创作基本延续明代的面貌,但出现了更多地域性竹枝词与竹枝词专集的创作与刊发,其中董伟业创作的九十九首《扬州竹枝词》在当时一经付梓便声名大噪。  这篇论文将目光投射到清代董伟业的《扬州竹枝词》上,希望能够达到以下三点目的:一是与李斗《扬州画舫录》等文献对照,一窥董伟业笔下清代豪华之地扬州的风土人情,企图较为全面的揭开董伟业笔下呈现的独特扬州风土人情,也就是其自序中的“纪土风”之内容;二是企图较为深刻的揭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一书所蕴含的批判精神,既作者自序中“讽习俗”这一文论思想之体现;三是对其竹枝词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行探究与分析。  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厘清董伟业真实的生平际遇,并进一步揭示《扬州竹枝词》的丰富内容、创作精神及其艺术特色——明晰它在清代竹枝词的发展史中应有的价值与地位。  从内容建构上来说,董伟业以“冷眼”看“醉乡”,透过现象看本质,敏锐地洞察到下层民众与上层富豪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扬州城中竞尚追逐豪奢享乐之风气;扬州风俗、节庆、人情;扬州三教九流群体群像,皆入董伟业之“冷眼”,组成董伟业“纪土风”之内容。  艺术手法上,《扬州竹枝词》初读有朴素简单的印象,但事实上其艺术手法的运用是比较纯熟的。以平叙真实生活画面去达成讽刺效果,多以乐景赋哀情的艺术手法,在嬉笑调侃之下掩藏着董伟业丰富的情感。  董伟业在《扬州竹枝词》九十九首中,贯穿始终的是其批判精神。以调侃态度进行辛辣讽刺——初读一笑,再读忧之思之。  在清代这样一个竹枝词创作的集中爆发期,董伟业的竹枝词创作能在一众歌咏风俗的竹枝词作品中脱颖而出,正是归功于他赋予作品的批判精神。《扬州竹枝词》九十九首,具新意,显赤诚,难能可贵。在清代竹枝词词人数量与作品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大丰收的局面中,董伟业因其批判精神闪耀光辉,成为清代竹枝词创作中的一颗明珠。

清代时期;董伟业;《扬州竹枝词》;批判精神

西藏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王军涛

2020

中文

I207.23

2021-0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