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西藏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

柴金萍
西藏大学
引用
历史是一门较为古老并且与我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具有很高的人文性,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精神理念和内在涵养息息相关。它的范围很广,不分国界,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底蕴。学习历史,既可以提高历史文化素养,还可以增强民族文化底蕴,可以让我们在回顾历史中增强对史实的判断能力。不仅如此,历史还可以陶冶性情和意志.司马迁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可见,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它在国家政治统治的引导、调控和管理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国内近20年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科课程目标和高考考试大纲等一系列的重要文件均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关键和要求。不仅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以美国为例,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便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文件,并且更多的便聚焦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包括中小学生的核心学科能力,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发展状况。因此,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研究和改进也是迫在眉睫。  笔者在西藏生活了四年,期间教授过拉萨市一些高中文科学生。通过上课,发现该地区高中文科生历史成绩普遍较低。每年高考文综中,历史成绩平均分在三十二分左右。相比内地高考历史成绩,差距明显。高考历史,自新课程改革以后,其试题开始倾向于考查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力。从史料出发,给定资料,让学生能够读懂史料,并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加以思考,要求学会运用科学的历史唯物史观去解释所发生的史实,进而得出所要求的结论。另一方面,在日常作业和课业要求中也设置了一部分自主探究类型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科学实践、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能够发挥创新精神。这才能够达到科学学习,提升学科素养能力的目的。而这些能力在西藏民族地区正是十分欠缺的,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自授课,该地区学生在学习历史这门科目当中存在很大的理解困难和作业困难。究其原因,有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科目没有兴趣,课堂中消极敷衍,积极性不高,这也说明了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理的分量不重。还有部分同学学习困难原因在于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规范标准学习,尤其是民族同学使得这部分民族同学与原来文化背景难以融合,双重标准下在学习迁移过程中往往产生不良的影响。而要想能够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真正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落实到实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各个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够真正提升该地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

西藏地区;高中学生;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西藏大学

硕士

课程与教学论

江长州

2020

中文

G633.5

2021-0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