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基于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张倪
三峡大学
引用
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正式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择适合本校的课程。同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建设也在这个大背景下悄然开始,但是如何将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共同发展,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大量的文献的阅读和案例的分析,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校本课程和学校文化的相关理论。首先要明确文化、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的概念,其次要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学校文化的功能,以及目前在中国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最后依据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总结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下文简称“文课”关系)可能存在的关系。  本论文认为现实中的“文课关系”主要体现为三种形态:第一种为包含关系,即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或者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一部分;第二种为共生互促关系,即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均自成体系,但有互相重合的地方;第三种为分立关系,即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完全分离,二者的发展互不干涉。本研究认为包含关系和共生互促关系是合理的“文课关系”,因为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且当“文课关系”是这两种关系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更能体现学校特色。分立关系是相对来说比较不合理的“文课关系”因为在这种关系下,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是割裂开来的,不利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  本论文认为,基于合理的“文课关系”应从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包括学校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以及教师发展目标;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选择原则和校本课程的类型;校本课程实施包括制定校本课程教材、培养校本课程教师团队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改革;校本课程评价包括评价原则、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这四个方面确定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

中小学教育;校本课程;学校文化;评价体系

三峡大学

硕士

教育学

李素芹

2020

中文

G632.3

2020-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