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初中课堂“边缘人”现象、归因与转化研究

包玉丁
三峡大学
引用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公平问题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育公平要求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与享用教育资源的机会。然而,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学生主动或被动边缘化的现象,这类学生的出现违背了素质教育与教学公平的理念,阻碍了高效性课堂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且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阶段学生而言,危害更为明显。基于此,该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案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系列的研究方法,深刻分析并归纳了初中课堂“边缘人”的各种行为表现,探讨其生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边缘人”转化的可行性策略。  本研究试图通过课堂观察法对初中课堂“边缘人”的现象进行细致描述,研究分析出了“边缘人”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与副语言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而把“边缘人”类型划分为主动型“边缘人”与被动型“边缘人”。研究发现,“边缘人”在课堂中具有多种存在形态,据此分析出其隐匿性与显现性共存、共同性与差异性共存、稳定性与发展性共存、特质性与情境性共存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边缘人”降低课堂教学成效、有损班级建设管理、影响师生关系生成与有违课堂教学公平的课堂影响。  本研究主要通过课堂的观察法与课后访谈法来探究“边缘人”的生成原因,研究发现,“边缘人”的产生是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本文从个人内部因素和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这三个外部因素统共四个方面对“边缘人”的成因做出了全面分析,研究得出,个人因素中不均的身心发展、片面的自我认知、差劲的学业成绩;教师因素中欠缺的职业素养,教师期望的负效应,消极地贴标签;学校因素中教育资源不均,文化环境差异;家庭因素中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等均为“边缘人”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边缘人”的转化策略上,本文以“边缘人”的形成原因为基点,以先前学者提出的策略为基准,在这两者基础之上从自身的调节、教师的改进、学校的转化和家庭的改善这四个方面提出了“边缘人”转化方案。研究最后,本文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性的总结并提出展望,也同时针对本次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了说明。  通过本次研究,首先希望可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引起对“边缘人”现象的重视,以促进教育的公平。其次希望可以丰富“边缘人”的研究素材,有效推进初中“边缘人”的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初中教育;课堂教学;边缘人;互动机制

三峡大学

硕士

教育学

赵军

2020

中文

G632.421

2020-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