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系统功能视角下对《孤独的沙漠》的生态分析

陈晓雨
汕头大学
引用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生态小说相继出版,其中包括1968年爱德华·艾比发表的《孤独的沙漠》。该书在美国以及世界环境运动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引发了环境运动的浪潮,推动了第一个地球日的确立。该书蕴含的生态主义思想,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问题广受关注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警世意义。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谋求发展,但许多国家在追求发展时出现了“唯发展主义”的偏差,走上了发达国家曾经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老路,以致得不偿失。而我们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若能以史为鉴,就有可能避免重蹈覆辙。因而对20世纪60年代环境运动时期出现的作品进行研读对我们今天的发展依旧具有积极的警世和借鉴意义。  国内外对《孤独的沙漠》的研究不是太多,并且大多是从文学的角度探求其中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等,而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以文本中的语言事实为依据,结合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所提的及物系统理论与费尔克劳夫提出的三维分析框架,以生态批评话语分析为研究范式,对《孤独的沙漠》中选取的与生态息息相关的部分语料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以期探究作者的生态观以及该作品中体现的语言、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韩礼德认为当今环境恶化的原因从语言层面看是由于语言中人类中心主义、增长主义和等级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增强,韩礼德对语言中这种非生态因素的批评开启了人们对绿色语法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作者的生态观,本文除了研究文本的及物性特征之外,还将探讨该书所隐含的绿色语法思想,以便更好地探讨语言、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  在描述层面,《孤独的沙漠》的及物性特征为: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占比最大,分别为57.52%和17.84%。而心理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分别为13.23%,6.81%,2.40%和2.20%。所有的过程类型当中绝大多数的参与者都是非人类物种,充分显示了作者对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在自然界中的主人翁地位的肯定。  在阐释层面,本文分析了每一种过程类型中所包含的绿色语法思想,来解读艾比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观。研究发现,艾比积极构建与生态相和谐的话语,比如在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中广泛地将非人类物种、甚至是无生命的实体作为施事者;在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中将人称代词用于指代动物,以此来打破人类的特殊地位等等。这种有意识的话语构建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艾比认为人与自然应当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的生态观。  在解释层面,本文分别分析了该书语言背后的历史背景、经济背景和政治背景。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艾比生态语言的构建来源于他自身生态意识的觉醒,而他生态意识的觉醒又与社会的现状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艾比有意识的语言选择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作用:它促进了社会公民生态意识的进一步觉醒,进一步推动了环境运动的浪潮,让更多的人,包括政府,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该研究反映出语言、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进行有意识的选择,有意识地避免与生态不和谐的因素,可以充分发挥语言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去建设生态和谐社会,并且追求生态和谐的发展。

《孤独的沙漠》;爱德华·艾比;美国文学;小说创作

汕头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李杰

2020

中文

I712.074

2020-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